Views: 302
1971 的 Barolo、1985 的 Brunello 和 1995 的 Chianti — 有想過這三者有何共通之處嗎?要我說,他們大概各自到了成熟之年吧?
最近有七位「隨意」青年專程從廣州跑來香港與我們酒聚,他們說很想試試老酒。我便借這個機會檢驗一下我的猜想對不對。我從上面三個年份的酒中各選出 2 瓶,好讓他們明白這些酒的成熟期有先後的差別。我曾把這個現象比喻為意酒的長、中、短篇,有了這個認識,希望他們以後選購意酒時除了看 RP 評分之外,還有評估適飲期的依據。
我盡量選性價比較高的酒,這樣才可以輕鬆的隨意。
試酒會還沒開始便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意外﹕我預備的 1995 Badia a Coltibuono Sangioveto 開瓶後發現有過多的醬油味,只好臨時換了一瓶同區的 1997 Chianti。所以當天的 6 瓶酒變成﹕
1. Castello di Cacchiano,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Il Millennio,1997 |
2. Isole e Olena,Cepparello,1995 |
3. Poggio Antico,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1985 |
4. Argiano,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1985 |
5. 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 Barbaresco, 1971 |
6. Barisone,Barolo,1971 |
所有酒在前一天晚上開瓶,小試後把塞子放回並放進冰箱,第二天早上取出並拔塞轉到約 14 度的 SOWINE 保溫器,大概 3 個小時後放回塞子,到晚上 7 時左右開始正式品試。
品試分兩輪進行,以便酒可以緩慢的在瓶子裏蘇醒。
Chianti
我們差點便錯過了 Castello di Cacchiano 的 1997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Il Millennio,原因是我開瓶後發現有一點點的醬油氣味,恐怕這又是一瓶有問題的酒。但我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他,原因有二﹕
- 這是很傳統,幾乎可以說瀕臨絕種的風格,也是 Sangiovese 之父 Giulio Gambelli 的力作,我不想大家錯過這個機會;
- 究竟是酒的製作過程不太衛生,還是儲存不好引致這種氧化的氣味我不太敢肯定,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大家無妨感受一下。
我只想多說一句﹕酒莊的主人是貴族出身,先輩是「發明」Chianti 公式的 Ricasoli 男爵,今天的莊主是 Alberto Ricasoli-Firidolfi,他的父親 Giovanni 曾慨嘆道﹕「我為我對傳統的執著付出了心理上和金錢上的代價」。Nicolas Belfrage 言簡意賅地評價他們的酒為 “models of Tuscan purity”(純淨托斯卡納之典範)。
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兩個回合的品試中,7 位廣州隨意之友中有 4 位說更喜歡Cacchiano,其中兩位始終如一﹕有一位先 Cacchiano 後 Cepparello,又一位剛好反過來。面對著 Sangiovese 王子 Cepparello 能有此成績,Giovanni 也不應有憾了。
喜歡 Cacchiano 的一位朋友在席上曾說﹕喝得舒服,入口有回甘。
我讓他把剩下的一點點 Cacchiano 連瓶帶回廣州再試,過了兩天他告訴我說「打包回來昨晚一試,非但沒衰退,回味反而更加悠長了!」
他是個很有文采的湖南漢子,我追問他究竟Cacchiano 好在那裏,他打了個比喻說﹕「好比偶遇一個落魄秀才,初見一副窮酸樣,你都不願跟他說話(醬油味)。捏著鼻子聊上幾句後,發現不是外表那回事,挺有內涵。再聊深入,原來這傢伙是個系出名門,滿腹經綸的才子,只是家道中落(被氧化),這會懷才不遇呢。期待下次再遇,能見到他氣宇軒昂的模樣。」
他還沒聽過我講貴族子弟Giovanni Ricasoli-Firidolfi 的對天長嘆,卻能從酒觀人。他講的這個落魄秀才,不正是Giovanni 嗎?
其實 Cacchiano 勝在自然,也得力於比 1995 溫暖的 1997,今天他已全然成熟了。
在輕微的醬油氣味之下,清晰可以聞到乾的香草和甘草等成熟的香氣,入口只消說兩個字﹕和諧!成熟的 Sangiovese 的圓潤、圓融,果味與酸度的平衡,在這裏有典範級的表現。他透著一種暖和的感覺,那是屬於 Tuscany 的,不光是 Sangiovese,連造得好的 Cabernet Sauvignon 也有這種溫暖。
另一個傳統風味的標誌,是他具有一種古典的勻稱。意大利文藝復興的中心思想是一切以人為中心,所以建築物是讓人站在地面能欣賞的,而不是哥德式教堂那樣只能仰視膜拜。
酒也當如是﹕不是哥德式的為儲藏百年而釀,而是老百姓日常可以享用的,但 Giovanni 的先祖曾提議可以混入白葡萄讓酒更易喝,後來卻遭到罵名。
所以這瓶 1997 不用放 100 年,十多二十年後的今天已全然盛放,我認為這才是 Chianti 的傳統精粹所在!
Isole e Olena 的Cepparello 卻是新思維的產物。酒莊有很好的基本版 Chianti Classico,但既然有人喜歡可以珍藏幾十年的酒,Paolo De Marchi 便順應潮流,精選酒莊最好的葡萄來釀一款精品酒。
因此 1995 Cepparello 在當晚的表現相對緊閉,尤其在第一回合,只隱隱的透露出一點香草、香料、薄荷等香氣,更多是木桶味;到了第二回合他才慢慢蘇醒,果味出來了,木桶味和丹寧便 有了比較好的掩護。喜歡他的人說他清甜,有點哈密瓜的味道,有人聞到當歸,又有人聞到有甜味的墨水(我問他是紅墨水還是藍墨水)!但他的好戲在後頭。
一位朋友帶了剩下的 Cepparello 回家,後來她告訴我酒的丹寧更柔和了,但是結構仍在,酸度依然活潑,果香仍濃,甚至還能感覺到淡淡的咖啡氣息。
投票結果很接近,兩個回合都由 1995 Cepparello 以 5 票僅勝 1997 Cacchiano 的 4 票。
如果找到一瓶乾淨的 Cacchiano,我看結果一定要改寫。但有一個結論大家應該是同意的﹕比較基本的 20 歲 Chianti 今天應該散發著成熟的風采,但精品酒可能要再等 10 年。我這裏用的標準是比較好的年份,稍弱的年份可以更早熟。
Brunello
快 30 歲的 Brunello 又如何?
3. Poggio Antico,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1985
4. Argiano,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1985 |
兩瓶的酒色都很深,但喝起來年齡可能差了 10-20 年!
Poggio Antico 像個小伙子,此刻發出了耀眼光芒。他給人一種黑沉沉的感覺,有煙絲、濃茶、樹皮,又有些濕泥土的氣味,身形龐大厚重,有點黏黏的感覺,層層的黑果味道,讓人覺得他正處於一種混沌的狀態。丹寧和酸度都很充足,八九點鐘的太陽!
Argiano 卻恰好相反,有些微老態,氣味不很乾淨,微量醬油、乾香草、蘑菇和泥土氣味都告訴我們他有相當多的歷練。果味很豐富,豐富得有點臃腫,是擴散型而不是 Poggio Antico 的黑洞型。沒有結構的感覺,丹寧與酸度都不多。
打個比喻,Poggio Antico 像山,Argiano 如水。
其實他們的性格反映了一方的風土 — Poggio Antico 居於中央高地,以結構強見稱;Argiano 來自南方,較暖的位置令果味多於結構。南部的採收一般比中部要早一個星期,這種先天的因素,也令他們更早熟。
憑今天的狀態,Poggio Antico 怕要再過 10-15 年才開始成熟,而 Argiano 則已步入秋天了。
不過要留意這兩瓶都是 Riserva,所以比基本版 Brunello 要慢熟一點。一年多以前我們曾品試過 1985 Poggio Antico 的基本版 Brunello,印象中比這瓶較開放,可能離成熟期不太遠(見﹕Magical Montalcino)。
所以我們無妨說比較好年份的基本版 Brunello 大概要 30 年左右開始成熟,Riserva 大概再多 10 年以上。
當晚的投票結果的勝利者是 Poggio Antico,第一回合以6﹕3 贏了Argiano,在第二回合更把差距擴大至7﹕2。
湖南少年對 Poggio Antico 的性格有很到位的描述﹕「因為他的名字(Poggio 是山崗之意)、年輕和骨子裏“蠢蠢欲動” 的青春能量,我很想叫他阿里山的少年」。
這次廣州團的領隊更念念不忘阿里山的少年,她吧餘下的酒喝了三天後情意綿綿的告訴我「我的三號,口感溫順很多,後味綿長,泥土,菌類,小莓果。是喝了很想喝的,請問還有嗎?」她應該聽聽崔健的「假行僧」。
Barolo and Barbaresco
5. 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 Barbaresco, 1971 |
6. Barisone,Barolo,1971 |
這兩瓶酒把試酒會推到高潮。
我至今還沒有喝過不好的 1971,除非是儲存出了問題,所以我只選了兩瓶價格便宜的基本酒﹕
- 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 是合作社,以前我多次介紹過了,所以這裏不多講。
- Barisone 的 Barolo 據說是從一位當年頗有名氣的傳統派大師 Francesco Rinaldi 買來自己灌瓶的。
大家對這兩瓶 1971 愛不釋杯。有一位比較寡言的團友說得簡單而準確﹕Barbaresco 贏了香氣,Barolo 勝在口感。
成熟 Nebbiolo 的特有香氣在今天的 1971 Produttori 幾乎全可以找到﹕乾玫瑰花、蘑菇和白松露,很濕潤的,充滿泥土氣息的;此外還有以前在成熟的 Montepulciano d’Abruzzo 出現過的令人掉口水的一種香氣,因為無以名之,我姑且稱之為「意大利醬汁」的氣味,就是有番茄、香草、香料、陳醋等混在一起的很意大利菜的香氣。酒比較溫暖的時候,這些氣味更奔放一點,雖然口感會比較鬆散。
一句話,酒已到了金秋的階段,一般稱作 tertiary。到了這個階段,丹寧溶化了,但酸度猶存,酒的一切成份已渾然成一體,達到了最高的和諧境界。
我是前一天晚上開瓶的,到這時候仍然那麼有風采,可見酒已屆成熟但尚未衰老,像個剛退休的小老頭多於老翁。
與 Produttori 相比,Barisone 大概處於較早的初秋階段。剛開瓶時有很有趣的紅辣椒的辛辣氣味,還有乾花。到第二天,更多氣味出來了,把辣椒味掩蓋了一點,但辛辣味始終沒有完全跑掉。後來再多了薄荷和香料,但怎麼樣也沒有 Produttori 那麼 tertiary 和豐富。
不過,Barisone 的口感明顯的比 Produttori 堅實,有很實在的丹寧,所以結構感比Produttori 強得多,他引人的地方正是這種結構支撐著的隱而未發的力量。
兩瓶酒成熟的先後也是風土使然﹕Barolo 一般比 Barbaresco 有更多的材料,所以需要更長的時間去消化。
兩輪投票的結果都由 Produttori 勝出,第一回合是 5 ½ 比 3 ½,第二回合是很接近的5﹕4,原因可能是 Produttori 比較穩定,但 Barisone 在第二回合有進一步的發展,所以令一位在第一回合不能定兩者高下的團友在第二回合改為支持 Barisone。
湖南少年對 1971 Produttori 有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好比一位素雅寧靜,性格寬厚的夫人(讓我無端想起了漢文帝劉恒的母親,那位崇尚老子“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的薄姬)」。
Wine of the Night
當晚的最佳之釀由 1971 Produttori del Barbaresco 以 7 票勝出。
第二名是當晚感覺最年輕的 1985 Poggio Antico,得 2 票。
讓我猜,我會說年輕人愛成熟與老人想長青的道理一樣,所以結果很合理。我不知道團友的年齡,但憑外貌觀察,投Poggio Antico 的兩位好像比較成熟。
我與太太都投了 Produttori 的票,可見近朱者赤,這也是我們在這次聚會的最大收穫!
感謝隨意同盟會的廣州支部同仁!後會有期!
後記
與這些年青的廣州同好相遇又是緣份!
湊巧有一位團友的網上名字是「隨意 Ally」,她回廣州後說了很多客氣話。我跟她開玩笑說﹕這是命中註定的。她的網名不叫隨法、隨西、隨美,而偏偏叫隨意,所以意酒早已是她的選擇。她又叫自己做盟友,那我們這次的烏合之眾是否可以叫「隨意同盟會」?
终于试了1997 cepparello…口感非常非常silly…..真的如丝般柔顺….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人从你掌心抽走一块上好的丝巾帕子…温柔得一败涂地….
Wenxin
[版主回覆09/09/2013 09:03:34]如丝即温柔,silly 便一败涂地?
心兄, Badia a Coltibuono Sangioveto 你之前喝過嗎? 印象怎樣? 看資料它是用小木桶的, 有些飲家投訴它木味太強。我最近找到了一瓶1990, 想看看值不值得買, 謝謝。
[jj回覆09/12/2013 00:19:24]謝謝, 那我放心買了~ 好像說sangioveto用小木桶, 較新派口味, ccr就傳統大木桶。
[版主回覆09/11/2013 08:37:15]現在這個飲者回答你開頭的問題﹕我喝過其他年份,但1990 還在等。有一天會與 CCR 一起開,比較兩種處理手法的異同。
[版主回覆09/11/2013 08:35:53]不要理會飲家怎麼說,你家喝過認為桶味太強才算數。1990 是很偉大的年份,幾乎任何Chianti的純 Sangiovese 我都不會放過,何況是好地(Gaiole村),歷史名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