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國際酒展(之四)﹕大地無聲

Views: 460

Le Chiuse 的展台不遠處,有另一家名叫Le Chiuse di Sotto  Brunello 酒莊,Nicolò 解釋說sotto是地勢比較低的意思,我想他們大概靠近水壩的底部吧。這家酒莊的主人名叫Gianni Brunelli ,所以他們的酒標是用 Gianni Brunelli Le Chiuse di Sotto 的名字。我好幾年前在紐約的一家餐廳點過一瓶他們的2001 Brunello Riserva,依稀記得是果味為主的酒,後來看了 Nicolas Belfrage 的介紹,才知道Gianni Brunelli 與太太 Laura 先在 Sienna 開了一家很受歡迎的名叫 Le Logge 的餐廳,後來才開始釀起酒來。他說他們的餐廳待客人如朋友,待朋友如天仙(customers treated like friends, and friends like gods),讀後令我一直神往。

站在我們面前的女士便是Laura ,她穿著一身黑衣,神情肅穆,很有禮貌的把酒倒給我們以後,只定神看著我們而幾乎一言不發,與Nicolò 是強烈的對比。酒的果味像一盤煮得爛熟的櫻桃,與我遙遠的記憶相若,但我更被那肅穆的神情怔住。我記不清在哪裏看過資料說她的丈夫去世了,心想那黑色是否與此有關。

到第二天,我們帶著 Burgundy 杯子回展場打算重新品試我們較感興趣的幾款酒,很巧與Laura 又打了個照面,我告訴她待會想用這杯子再試試她的酒,很意外的見她帶著一絲微笑連忙的點頭。等我們到她站台的時候,太陽已從發霉的初冬天空掙扎而出,這時Laura 的臉上綻放著如花似的笑容,恰像她倒給我們的2006 Brunello 2004 Brunello Riserva 一樣,暖人心坎;我們發現2006 較新鮮優雅,2004 Riserva 則多了一陣陣像脂粉似的香氣,而且很有層次和深度。Le Chiuse 透露的是大自然的優雅,帶給我們的是一種當下即是的直接經驗;Gianni Brunelli 讓我們感受到的是人間有情,很顯然他們夫婦是大地最好的廚子。

酒莊的簡介小冊子封面有這麼一句話,我想正好代表了他們造酒的理念﹕

There are many ways to try and give a meaning to one’s life.   We try to make a wine so good that those who drink it are induced to benevolence and friendship.

我在家裏再三細讀這本小冊子,越看越是感動,尤其是這句話﹕

For over thirty years Laura and Gianni have been joined as a kite to the hand that holds the string: they have been in turn hand and kite.  In November 2008 Gianni’s thread broke.

今天吃早飯的時候,我把這段唸給太太聽。我說 Laura 在站台與我們相見時正值風箏線斷三周年,她倒給我們試的酒是她至愛的人留給世人的最後恩物,難怪她是那麼神情肅穆。唸罷,我們都哭了。

我想把Nicolas Belfrage Le Logge 的讚譽倒過來用在 Gianni Brunelli Chiuse di Sotto 的身上﹕

我們昨天來的時候覺得他們的 Brunello 是位親切的朋友,今天重試,我們懷疑 Laura Gianni 是否上天差遣下凡來的仙子?



Brunelli
待朋友如天仙,所以來自哈佛的仙子便為他們畫了這個酒標


我以前說過 Brunello is all about emotions。今天我更相信此話。

但不是所有Brunello 都有可以感人的 emotions。可能因為 Montalcino 較近海,東南方又有高山作屏障,乾燥和溫和的氣候令Sangiovese 在這裏較容易成熟,酒也便多了幾分溫潤與纖細。但我個人的偏見是好喝的 Brunello 雖然俯拾皆是,感人的Brunello 卻不容易找,正如沒有氣質的人,即使有一身華美的衣服,只會更突出他的虛有其表。

Chianti 卻不一樣。Chianti Sangiovese 一般比較樸實無華,但我們喝過的酒莊很多都有鮮亮的性格,以致我有個奇怪的感覺﹕既難找到好的Brunello,也難找到不好的 Chianti。這箇中原因我不太明白,但我懷疑可能因為在市場裏,Chianti 是不被酒評人看好的醜小鴨,所以他們不管人家怎麼看,只想造他們心中最好的酒。

Bibbiano 是個很好的例子。

另一個是 Ormanni。這是一家位于Chianti 西陲 Poggibonsi 的古老酒莊,早在 1960 年代便找到同樣住在Poggibonsi Giulio Gambelli 他們的顧問。

 

 

86 歲的Giulio Gambelli (右)今年夏天與Ormanni 莊主Paolo Brini Batacchi 在聊天

 

他們有兩瓶Chianti (基本版和 Riserva),都是很傳統、個性比較粗豪的 Sangiovese。我翻查 The Wine Advocate,發現 Antonio Galloni 遲至 2009 年夏天才一口氣的評了他們 2004 2006 年各兩款酒,最好的是2006 Riserva,拿了91+ 我把這些酒評全打印了,第二天拿到會場給Ormanni 的負責人 Rocco,他臉上馬上露出訝異的神情。我問他記不記得 Galloni 什麼時候來過酒莊試他們的酒,他說他們的酒是整批的寄到商會的,Galloni 沒有來過。後來他說記起了,好像Galloni 托人問他們要酒,他們便把酒寄了過去。我把酒評留下給他,他很是高興,並堅持要送我們一瓶酒留念,又答應回意大利後找幾瓶舊年份的酒讓我們試。

 

寂寂無聞的Ormanni

我這裏想說的是﹕跟Brunello 不一樣,Chianti 般不太受酒評家重視,比較傳統的小酒莊尤其是寂寂無聞,因此這些忠于土地的人不會太理會外面怎麼說,他們的「個性」便是這樣來的。聽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在唱片還沒有流行的年代,演奏家根據師承和自己的想法,他們的技巧縱使不一定高超,但演繹往往很有個性。今天的演奏家技巧一般很好,但風格好像從一兩個模子出來的。Chianti Brunello 今天的差別,我想在氣候、土壤以外,還有這重市場的因素。

 

Chianti Castello di Ama 是酒評人的寵兒,莊主 Marco Pallanti 有一句話我常常記在心上﹕

Today, all wine is good.  The difference is whether it has “soul” or not.

所以我很喜歡問人這個問題﹕Brunello 好還是 Chianti 好?

我曾經用另一個方法問過兩個來參展的 Chianti 莊主。

我問他們﹕人家都說 Brunello Chianti 好,您同意嗎?

Casa Emma 的先生馬上搖頭說﹕你要馬上開一瓶來享用,我有 Chianti,你要陳年,我有這瓶 Riserva,他講這番話的時候滿臉自信的。他說的是雅俗共賞吧。

他的鄰居 Castello La Leccia 則說﹕我們 Chianti 地大,你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風格。很簡單,但很對。我試了他們兩瓶 Chianti,覺得有種很溫文的典雅,我覺著這與莊主的風格好像有幾分相像。然後我指著他那瓶混了 Merlot IGT 酒問他為何要造這瓶?他有點無奈的說是他美國的進口商想要的。明白了。

但我也不是說必定要用本土葡萄。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專門造Syrah 酒的Tenimenti Luigi d’Alessandro,這個酒莊位于 Chianti 東南方的 Cortona。我們過去一年來品試過多種法國、澳洲與意大利的Syrah 酒,到目前為止,我認為d’Alessandro 是意大利最好的,與法國最頂級的 Northern Rhone 也可以平起平坐。我們有幸在Gambero Rosso 舉辦的試酒會上踫到莊主Massimo d’Alessandro,寒喧過後,我問他的第一個問題是﹕為什麼不種 Sangiovese?他回我說這是他父親買下的農莊,他自己原來是做設計的,接手管理酒莊後,曾試種包括 Sangiovese 在內的十種葡萄,但可能 Cortona 的氣候太乾燥了,結果他發現只有 Syrah 種得好。他的 Migliara 美得不可方物,但講的是意大利語,更準確說是 Cortona 的方言。他說他以前可以說有點錢財,但經過這個昂貴的試驗後,便告別財富。

這時候,我突然記起以前有位網友曾留言問我﹕難道意大利的酒莊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嗎?

我當時給了他很禮貌的回答。跟我的「同胞」相處了幾天以後,我有個更簡單的答案﹕大地無聲。

 

2 則評論在 漫步國際酒展(之四)﹕大地無聲.

  1. 常常拜讀前輩文章,甚為景仰…
    小弟幾星期前初嘗 D'Alessandro Cortona Syrah Migliara, 2006,雖已原瓶透氣四個小時,仍覺難以親近,不知前輩喝年輕的義大利酒是否都至少醒酒半天以上?
    [版主回覆11/27/2011 14:37:05]客氣了。我今年 4 月的時候開了一瓶 2007 的 Migliara,早上七點半開瓶,原瓶呼吸,晚上七時左右開始正式下杯,另有半瓶不到在四個小時前換到另外一個 750ml 瓶子,結果是原瓶最好,我的筆記是﹕elegant, smooth and complex, combines the elegance of Cote Rotie with Tuscan warmth and fullness。換瓶的部分也不錯,更開放和順滑,但嫌他變柔弱了一點,少了我認為好酒應有的緊湊(intensity),但還算是不錯的,如果您時間不夠,可以考慮用這種方法來換瓶(而不是大的 decanter)。同一天我也開了 Il Bosco,換瓶的部分了無生氣,好像泄了氣的氣球,我想可能 Il Bosco 的果沒有那麼豐富,受不了過度的氧化。2007 年是 Vietti 莊主從頭到尾協助 D'Alessandro 的作品,所以應該最能代表新面貌的 D'Alessandro。

  2. 謝謝分享心得…小弟下次會試著早上上班出門前開瓶,義大利酒我都幾乎不使用decanter,看來還是要些耐心啊!
    這支酒台灣這邊只進貨至2006年的,可能是市場不大的關係,2007年的還看不到蹤影。
    [丘巴巴回覆11/27/2011 17:39:12]小老虎?不好意思,不認識…
    [版主回覆11/27/2011 15:47:45]小老虎是您貴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