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42
生物動力曆法﹕2019 年 4 月 15 日下午 7 時開始 果
去年最令我引以為傲的是從年初開始一口氣辦了四場回歸 Chianti 的活動,尤其令我開心的是在其中一聚落(commune)Castellina 找到類似 Brunello 的中、南、北三種風格的酒,足以證明 Chianti 絕非一般印象中的簡單餐酒(見:VIPa-6 第 12 場 — 回歸 Chianti 之四:Castellina)。很遺憾的是過了一年才得以繼續我們的探索。這次我召集了原班人馬 18 位出發到 Chianti Classico 最大的聚落 Greve,嘗試了 15 款酒:

| San Casciano | (Bianco) Corzano e Paterno, Il Corzanello Bianco, 2013 | 
| E Lamole (550-700m) | 1. I Fabbr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Gran Selezione, 2011 | 
| 2. Fattoria di Lamole, Chianti Classico Antico Lamole Lama della Villa Gran Selezione, 2010 | |
| E of River 250-300m | 3. Querciabella, Chianti Classico, 2006 | 
| 450m | 4. Podere Poggio Scalette, Il Carbonaione, 2006 | 
| 330m | 5. Savignola Paolin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 | 
| 450-500m | 6. Castello di Quercet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 | 
| W of River 200-350m | 7. Villa Calcinai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7 | 
| 260-420m | 8. Castello Di Verrazzan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4 | 
| Panzano N 500m | 9. Vecchie Terre di Montefili, Anfiteatro IGT, 1995 | 
| 400-500m | 10. Le Cinciole, Chianti Classico, 2004 | 
| Panzano-S 300-400m | 11. Villa Cafaggio, San Martino, 1999 | 
| 300-400m | 12. Castello dei Rampoll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5 | 
| 400-450m | 13. Fontodi, Flaccianello della Pieve, 2006 | 
| 450-500m | 14. Monte Bernard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10 | 
| 300-400m | 15. Il Molino Di Grace, Gratius, 2004 | 
所有酒在 26 小時前開瓶,之後拔塞作瓶醒。
由於有 18 人參與,只能每人喝一小杯,沒有第二回合,所以這次只能淺嘗,目的是領略這聚落的風土特性。
 Greve 的地形複雜,我們品試的次序大致上從東至西,這樣把 Greve 分出三大塊:
Greve 的地形複雜,我們品試的次序大致上從東至西,這樣把 Greve 分出三大塊:
- 東部:以 Lamole 村子爲主(#1 與 #2),這裏的最高地帶海拔達到 700 米以上,是貫穿整個 Chianti Classico 東部的 Chianti 山脈(Monte del Chianti)的一部分。這原來是最古老的種植地帶之一,但因爲氣候寒冷,沉寂了很長的時間,近年才由新一代復耕;再往北一點的 Dudda 村(#6)也超過 500 米高。
- 中部:源自 Chianti 山脈的 Greve 河從南部穿越鎮中心往西北方向流往另一聚落 San Casciano,東、西兩邊的河谷山坡從兩百多到三百多米,種植面積比較廣(#3,4,5,7 與 8)。
- 西部:Greve 河在聚落之東,在西面,有另一條同樣源自 Chianti 山脈的 Pesa 河,這二河之間有一處隆起的山地名叫 Panzano,海拔約 300 – 500 米高,這裏葡萄園很多,而且譽滿 Chianti,與 Gaiole 地區的 Monti 同負盛名(#9-15)。

我們開場的白酒是來自鄰區 San Casciano 的 Corzano e Paterno, Il Corzanello Bianco, 2013,在試酒會兩個小時前開。
 混有六種意、法葡萄,用了最簡單的製作方法,二月便灌瓶,純净,像素描一樣,用簡單的綫條勾畫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意境,蘊含了 Chianti 的精髓。酒莊是瑞士建築師 Wendelin Gelpke 在 1969 購入的,今天由他的妻子與第二代管理,行有機種植,我們幾年前曾拜訪過負責酒莊的 Aljoscha,他當時跟我解釋說:
混有六種意、法葡萄,用了最簡單的製作方法,二月便灌瓶,純净,像素描一樣,用簡單的綫條勾畫出一種清新脫俗的意境,蘊含了 Chianti 的精髓。酒莊是瑞士建築師 Wendelin Gelpke 在 1969 購入的,今天由他的妻子與第二代管理,行有機種植,我們幾年前曾拜訪過負責酒莊的 Aljoscha,他當時跟我解釋說:
You don’t force the wine. You can’t succeed, as Nature is always stronger than you.
他們不跟潮流走,所以像很多 Chianti 酒莊一樣,世人似乎忘了他們,他們也懶得理會花花世界,所以有時候我為他們可惜,但更多是羡慕他們。
我們先從東部的高地開始。
 1. I Fabbr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Gran Selezione, 2011 與 2. Fattoira di Lamole, Chianti Classico Antico Lamole Lama della Villa Gran Selezione, 2010 的共通特色是通透和有非常活潑的活命酸度,所不同者,I Fabbri 比較有骨感或結構,礦物味多些,丹寧有點山石嶙峋的感覺,桶味也較明顯;Fattoira di Lamole 則偏向肉感或肌理,有如流水一樣順暢,有些玫瑰花香,果味明顯些,感覺自然一些,有位朋友便說他有幾分天然酒的特色。
1. I Fabbr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Gran Selezione, 2011 與 2. Fattoira di Lamole, Chianti Classico Antico Lamole Lama della Villa Gran Selezione, 2010 的共通特色是通透和有非常活潑的活命酸度,所不同者,I Fabbri 比較有骨感或結構,礦物味多些,丹寧有點山石嶙峋的感覺,桶味也較明顯;Fattoira di Lamole 則偏向肉感或肌理,有如流水一樣順暢,有些玫瑰花香,果味明顯些,感覺自然一些,有位朋友便說他有幾分天然酒的特色。
Monty Waldin 在 Decanter 介紹 Chianti 的文章對 Lamole 有如此描述:
Lofty terraces on sandy soils make for pale, perfumed, cranberry-crisp wines.
I Fabbri 的葡萄田高達 450-630 米,Fattoira di Lamole 大概也相當,如果要在 Montalcino 找類比,則應該是中部的 Biondi Santi,不過因爲 Lamole 含沙子較多,所以他們是很通透的 Biondi Santi!
兩種不同風格各有擁躉,結果以 9:9 打成平手。
 今天最老的一雙是 1990,其中 6. Castello di Quercet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 在 Lamole 以北名叫 Dudda 的地帶,高度約 470 米,與之比較的是位於 Greve 河東岸的 5. Savignola Paolin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高度約 330 米。
今天最老的一雙是 1990,其中 6. Castello di Quercet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 在 Lamole 以北名叫 Dudda 的地帶,高度約 470 米,與之比較的是位於 Greve 河東岸的 5. Savignola Paolin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高度約 330 米。
兩款酒的風格大異:Savignola Paolina 比較結實,有烟葉、樹木香,濃厚但圓潤,桶味明顯,很工整的酒;Castello di Querceto 則偏飄逸,乾花、樹木香,通透,如玉樹臨風,自然和諧,酸度漂亮,有幾分像 Lamole 的風格。
這兩款中以 6. Castello di Quercet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 更討好,大勝對手 14:4。
河東尚有兩款。
 3. Querciabella, Chianti Classico, 2006 的莊主 Sebastiano Castiglioni 愛 Bordeaux,所以用桶不會手輕,有燒烤的香氣,很熟的果,勝在圓潤。
3. Querciabella, Chianti Classico, 2006 的莊主 Sebastiano Castiglioni 愛 Bordeaux,所以用桶不會手輕,有燒烤的香氣,很熟的果,勝在圓潤。
4. Podere Poggio Scalette, Il Carbonaione, 2006 的莊主 Vittorio Fiore 來自意大利北部,本身是個有名的釀酒顧問,口味偏向現代,這款酒早上小試時幾乎漆黑一片,晚上才稍爲開放一點,喝起來有幾分像 Syrah,幸而酸度不錯。
大伙選 3. Querciabella, Chianti Classico, 2006 的居多,比數 13:5。
兩款酒尚年輕,我們喜歡 Querciabella,大概因爲他更適飲。其實這兩家酒莊位置很相近,味道也有些相類,分別是 Podere Poggio Scalette 的那款是相當於 Riserva 的單一葡萄園,他們另有入門版 Chianti Classico,而 Querciabella 當年只釀一款 Chianti Classico,相當於把人家的 Chianti Classico 與 Riserva 混在一起一樣,因此在年輕時開得更好。
在西岸的兩款又如何?
 7. Villa Calcinai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7 豐滿,樹林香氣,稍甜,酸度不太夠,但勝在工藝完美得難以挑剔。
7. Villa Calcinai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7 豐滿,樹林香氣,稍甜,酸度不太夠,但勝在工藝完美得難以挑剔。
8. Castello Di Verrazzan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04 是老派作風,有點粗獷,烟草、樹林香氣,丹寧裸露。
兩款旗鼓相當,投票結果 9:9。
東西兩岸的酒看來很安全,所有元素都具足,四平八穩的,分別只在於處理手法土一點還是現代一點,從這幾款酒暫時喝不出什麽氣質來。
讓我們登上 Panzano 一覽這名村的風采。
我們先從較高的北部出發。
 9. Vecchie Terre di Montefili, Anfiteatro IGT, 1995 一出場便令人眼前一亮,有種泥土的芳香,有朋友聞到很熟悉的 “Rabaja 肉味”,入口圓潤而且有種内聚的複雜性( inner complexity),圓融的味道,丹寧完全融合了。這款是酒莊的單一葡萄園所出,是旗艦酒,在中型木桶陳年 20 個月。
9. Vecchie Terre di Montefili, Anfiteatro IGT, 1995 一出場便令人眼前一亮,有種泥土的芳香,有朋友聞到很熟悉的 “Rabaja 肉味”,入口圓潤而且有種内聚的複雜性( inner complexity),圓融的味道,丹寧完全融合了。這款是酒莊的單一葡萄園所出,是旗艦酒,在中型木桶陳年 20 個月。
10. Le Cinciole, Chianti Classico, 2004 有很特別的櫻桃泥(cherry paste)香氣,帶些細碎的礦物與香料,有深度,一種内斂和内聚的力量,酸度漂亮,收結長。這款酒最令我喜歡的是他不張揚,有一種 understated elegance and subtlety(低調的優雅與微妙)。可能我與莊主 Luca Orsini 交往得多,總覺得這款酒是他個性的投射。我選他的 Chianti Classco 而非單一葡萄園 Petresco 是因爲我更喜歡他用大桶釀出來的自然風味,至於選 2004 而不是 2001,是因爲他從 2000 年聘用了 Ruggero Mazzilli 為種植顧問後才懂得種葡萄的要訣是養好土壤,他說大概三年左右便見到效果,所以這款酒見證了工程師出身的城市人也能釀出好酒,只要他找到好的土地和視土地如生靈。
兩款酒都很出色,不過可能 10. Le Cinciole, Chianti Classico, 2004 更適飲,以 12:6 贏了對手。
我們繼續往南走。
 我在 11. Villa Cafaggio, San Martino, 1999 又找到櫻桃泥,濃厚,丹寧明顯但整合得好,酸度好,很有深度但易喝。
我在 11. Villa Cafaggio, San Martino, 1999 又找到櫻桃泥,濃厚,丹寧明顯但整合得好,酸度好,很有深度但易喝。
12. Castello dei Rampoll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5 的名聲建立在國際葡萄釀造的 Super Tuscans,但想不到他們的 Sangiovese 也那麽好。有香木、泥土芳香,入口有種内聚的深度,很立體和戲劇性的感覺。
兩者旗鼓相當,結果 11. Villa Cafaggio, San Martino, 1999 以 10:8 僅勝。
這一雙可說是 David 對 Goliath。
 13. Fontodi, Flaccianello della Pieve, 2006 是酒評人的寵兒,酒精度竟然達到 15%(今天的次高在 14%,大多在 13.5%),桶味很霸道,丹寧也狂野,我認爲更像 Bordeaux,但無疑他的深度很驚人(但那是 Panzano 給的),於我而言,雖工整但一點都不感人,不過喜歡的朋友也蠻多的,他們說這款酒很少可以開得那麽好。
13. Fontodi, Flaccianello della Pieve, 2006 是酒評人的寵兒,酒精度竟然達到 15%(今天的次高在 14%,大多在 13.5%),桶味很霸道,丹寧也狂野,我認爲更像 Bordeaux,但無疑他的深度很驚人(但那是 Panzano 給的),於我而言,雖工整但一點都不感人,不過喜歡的朋友也蠻多的,他們說這款酒很少可以開得那麽好。
14. Monte Bernard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2010 與 Lamole 同是我今天最期待的酒。我讀過 Bill Nesto 的介紹,德國裔莊主 Michael Schmelzer 滿腦子是復古的想法,例如他專門用 1980 年代的 clone,因爲他喜歡大串、慢熟、顆粒大的葡萄,他又喜歡把不同成熟程度的葡萄混在一起,讓酒更自然,當然他用大桶。聼起來好像是 Chianti 地區的天堂莊。
早上小試有香料、野花香氣,非常通透、典雅、酸度好,非常細的丹寧 — it’s a dream come true!
晚上開始時出了玫瑰花和花粉!坐在我旁邊的朋友說他當年在加拿大念書常買的一種玫瑰香水就是這種香氣。比早上多了集中度,但非常圓潤和滑溜的口感,依然通透。
不過過了一會,兩款酒好像都有點收起來的感覺。
在那麽靠近 Florence 的地方,David 當然打敗了 Goliath,比數是 11:7。
 最後一款 15. Il Molino Di Grace, Gratius, 2004 可能有點缺氧,早上有醬油氣味,晚上出些草藥,但通透、有熟果味,酸度也很好。
最後一款 15. Il Molino Di Grace, Gratius, 2004 可能有點缺氧,早上有醬油氣味,晚上出些草藥,但通透、有熟果味,酸度也很好。

湖水藍色部分為 Panzano
這次集中喝 Panzano,讓我對這名區有更清晰的認識。這裏的酒成熟度足夠,有深度,常有一種我叫内聚複雜度(inner complexity)的特質,這種特質讓我想起 Montalcino 的 Montosoli。去年 Baricci 的莊主 Francesco Buffi 帶我到 Montosoli 走了一圈,我才明白這個小山崗因爲拔地而起,在較高位置整天可以享受到三百六十度日照,這對葡萄的成熟度有很大幫助。我看看地圖,果然 Panzano 是這種地勢!
Wine of the Night
我讓大家從 15 款酒中依次序排列出自己最愛的 5 款。
得票最多的兩款是 1990:
第一名:6. Castello di Querceto,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18 人投票,加權 80 分)
第二名:5. Savignola Paolina,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1990(14 人投票,加權 55 分)
東山贏了河谷。
其他年份的酒當中,最受歡迎的兩款都是 Panzano 的:
第三名:10. Le Cinciole, Chianti Classico, 2004(11 人投票,加權 30 分)
第四名:11. Villa Cafaggio, San Martino, 1999(8 人投票,加權 22 分)
按投票人數算,接著的兩款都是 Lamole 的:
- 2. Fattoria di Lamole, Chianti Classico Antico Lamole Lama della Villa Gran Selezione, 2010(7 人投票,加權 14 分)
- 1. I Fabbri, Chianti Classico Riserva Gran Selezione, 2011(11 人投票,加權 11 分)
後記
與上次 Castellina 一樣,這場活動最大的贏家仍然是 Chianti。
這次更清楚的讓我們看到,Greve 大可模仿 Barolo 那樣起碼分出三個 MGA:Lamole,Panzano,Greve 河谷。當中 Panzano 肯定是 Grand Cru,Lamole 可能是 Super Premier Cru,河谷可能是 Village Wine,不過尚待考證。
讓我們繼續 Chianti 之旅,下一站到 Radda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