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a-12 第 12 場 – Welcome to Barolo – Barolo

Views: 54

組織: Eric Gavin

報告: Gavin

生物動力曆法﹕2024 12 2 日下午 7 時開始

「徒孫組」終於邁進 Barolo 了,對 Eric 和我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讓組員更容易認識這個偉大的產區。

我們的第一個想法是參考數年前我們探索 Barolo 五大村的軌跡,以兩個村落為單位,將它們的酒進行比較,從而找出不同之處。作為理科生,我們想做一次「公平實驗 (fair experiment)」,但如果單純地將每一個村落視為單一的「控制變數」,顯然會出現嚴重的問題。因為 Barolo 產區的不同村落只是一個行政上的劃分,而不是基於 terroir 的相似性。Terroir 基本上由土壤、海拔、朝向,進而影響到日照、雨量等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形成。與 Burgundy 非常不一樣,Piedmont 本身在地理學上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地區,要將 terroir 有同質性(homogeneity)的地區劃分,恐怕可以劃分出幾十個區域。因此,以五大村劃分 terroir 是比較粗疏的做法。

最後,經過與老師的商議,我們決定繼續以村作為主題,但我們選了 Barolo 村最重要的幾塊田為核心,在每對酒的對比上多下功夫,看看能否更深入地認識不同的 terroir。Barolo 村將會是我們的第一個試點!

是晚酒單如下:

Wine
1.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Freisa, 2013
2.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Nebbiolo, 2013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7
4. Brezza, Barolo Sarmassa, 2007
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9
6. Rinaldi Giuseppe, Barolo Cannubi San Lorenzo Ravera, 2009
7. Canonica, Barolo Paiagallo, 2008
8. Vajra G D, Barolo Bricco delle Viole, 2010

所有酒在 24 小時前開瓶,之後拔塞作瓶醒。

第一雙是 Mascarello Bartolo 的出品。

1.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Freisa, 2013 – Fresia 是 Piedmont 的古老紅葡萄品種,與 Nebbiolo 有些相似,都是顏色淺、有高酸度和高單寧。雖然果味豐富,但同時帶有一絲微苦。傳統上會用 Fresia 釀造成微起泡酒,利用二次發酵的殘留糖分來平衡那份微苦的味道。不難理解,大部分 Langhe 的酒農後來都改種 Nebbiolo,而 Bartolo 是少數仍然保留 Fresia 的酒農,並用傳統方式釀酒,更是難能可貴。

2.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Nebbiolo, 2013 – 這個年份很特別,葡萄全部來自 Cannubi 較年輕的葡萄藤。

2013 歷史上最好的年份之一,抱青老師曾引述 Le Chiuse 莊主 Lorenzo 形容Vintage 2013 為 “Energia” ,是有活力而不是有力量 (Potenza)。2013 的酒有其他經典年份如 2004 、2010 沒有的細膩與和諧。 (見:VIPa-6 第 27 場 — 2010 vs 2013)

第一回合 1.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Freisa, 2013 的氣泡感十分輕微,伴隨肉香、草本、皮革和紫羅蘭花的香氣。其口感略顯粗獷和微苦,大部分組員都覺得它好喝且相當親切。當 2.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Nebbiolo, 2013 出場時,大家立刻將焦點放在它身上。這款酒散發著新鮮的雜梅和山楂香氣,單寧緊緻而細腻,優雅的酸度讓大家沉浸其中。朋友 E 說它有點像 Asili,但結構更大。難怪大家都覺得它的品質超過了許多 Barolo。第一回合只有一位朋友投票支持 Freisa,而 2.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Nebbiolo, 2013 以 1:8勝出首回合。

第二回合 1.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Freisa, 2013 的肉味更濃厚,氣泡感比第一回合更明顯,特別的是它的收結有一種斷崖式的感覺。朋友 B 認為 Freisa 的酸度減弱,香氣變得更為沉重,只剩下肉味和農舍的氣息。Langhe 在上一回合的強勢仍然延續,雖然部分朋友覺得它的清晰度有所下降,但無阻它在第二回合以全票勝出。

 

第二雙是 Brezza 的出品。早前老師安排了一場 Brezza 2011 的橫品,深度拆解了 Barolo 村 (見:VIPa-11 第 16 場 — Brezza in Barolo) 。今天我們抽取了 Brezza 的 Cannubi 和 Sarmassa 進行對比,原意是通過對比令大家領略這村子最有名的 Cannubi 如何出色。可惜酒的狀態令我們事與願違。

在第一回合,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07 的顏色光澤稍顯不足,似乎狀態不是最佳。香氣以淡淡的乾花和茶葉為主,慢慢增加了一點酸菜和乾磨菇的氣息,但口感卻比香氣更有力量感。面對狀態不佳的 Cannubi,4. Brezza, Barolo Sarmassa, 2007 在各方面表現得比較優越,四平八穩,單寧結構和酸度也足夠,經過17年的陳年,各元素都整合得不錯。朋友 B 指出 Sarmassa 的結尾有一絲苦澀感,但這種苦澀不會令人不適,反而加深了它在人們心中的印象。除了唯一一位組員獨愛 Cannubi 的酸菜味,其餘八位的票則投給了 Sarmassa。

在第二回合,雙方的香氣都變得更加開放。但 Cannubi 仍然顯得有些無力,有朋友表示它像中暑一般有點頭暈眼花,一切都變得模糊。Sarmassa 在舌頭上的表現也有些滯後,朋友 I 的比喻很有趣,他說第一回合的 Sarmassa 像一個在中午開會的人,而第二回合的會議則演變成了下午六時,對於最近工作繁忙的我來說,這個比喻十分有共鳴。

回想起來,有一段時間沒有品飲 2007 年的 Barolo,這對酒的比較讓我意識到,與 2013(第一對酒)和 2009(第三對酒)相比,來自熱年 2007 的酒在陳年後的花果味明顯不足,且餘韻較短。

 

第三對酒相信是組員們最期待的,Piedmont 的兩位巨人 – Mascarello Bartolo 和 Rinaldi Giuseppe。這兩款 Barolo 都是用其他葡萄園與 Cannubi 混釀的。這令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 Cannubi。

首先來談談 Mascarello Bartolo 的 Barolo,它由 Barolo 村的 Cannubi、San Lorenzo 和 Rue,以及 La Morra 村的 Rocche dell’Annunziata 的葡萄混釀而成。Cannubi、San Lorenzo 佔比約五分之二,帶來肌理(texture);Rocche dell’Annunziata 也佔五分之二,為酒增添了脂粉和肉感;最後五分之一的 Rue 支撐著整瓶酒的結構。

至於 Rinaldi Giuseppe,除了 Cannubi San Lorenzo 外,還加入了位於 Barolo 村南面的 Novello 村的 Ravera,這塊田的礦物感增加了酒的複雜度。(註:Cannubi、San Lorenzo 和 Cannubi San Lorenzo 是三個不同的MGA)

在第一回合中,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9 的表現非常甜美,香氣如噴霧式香粉般,迷倒了不少朋友,十足像一位妙齡少女。絲滑的單寧和悠長的酸度讓味覺單純但不簡單。而 6. Rinaldi Giuseppe, Barolo Cannubi San Lorenzo Ravera, 2009 的表現則更加突出,較 Bartolo 多了一份高貴和優雅,形象如同一位高挑的淑女,味道中增添了泥土和動物的風味,礦物感也相當明顯。顯然兩支酒各有其粉絲,最終 Rinaldi Giuseppe 在首回合以 5:4 先勝。

在第二回合, 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9 的香氣稍有收斂,但顯得更加成熟。有朋友表示它有仙氣且靈動,結果整組人都被 Bartolo 俘虜了。第二回合的 6. Rinaldi Giuseppe, Barolo Cannubi San Lorenzo Ravera, 2009 的變化相對不大,依然十分優秀,在其他六支酒面前幾乎是完勝,但最終卻不得不讓路給 Bartolo,這讓人感到有些可惜。

讓我將朋友C對這兩支酒的感受直接轉貼:「這是比較 Cannubi 與南部和北部的混釀,亦是我最期待品嚐的兩間傳統酒莊。這兩支酒各有千秋,鬥得難分難解。率先吸引我的是Rinaldi香氣撲鼻的香氣— 成熟的果香、幼滑如絲絨般的丹寧;豐盈的酒體以及穩重的結構,猶如素顏熱情、且帶內涵的美女。隨着時間演變,在第二回合的她慢慢帶有脂粉味道,略顯庸俗,感覺稍為失色。Bartolo一開始呈現豐富且成熟果香、很有活力;酒體輕盈,丹寧成熟卻美如絲絨,酸度稍有棱角。在第二回合,他的丹寧變得柔軟體、整體較圓潤,靈動的花香中間夾雜着酸度,是一位仙氣美女。總括而言,他們是當晚的冠亞軍。」

 

最初提到 Barolo 村的土壤變化很大,除了東面 Cannubi 一帶的葡萄園,村的中部和西面亦有很多葡萄園。今天最後出場的一對酒讓我們看看它們與 Cannubi 有何不同。

Paiagallo 位於整條村的中間,坐落在鎮中心向北的山坡上,高度約為 300多米。Canonica 的 Paiagallo 位置較高,主要朝向東南。

Bricco delle Viole(譯作:「紫羅蘭山丘」)位於 Barolo 村的西面,是地勢最高的 Cru 之一(450+米)。Varja G.D. 是我非常喜愛的酒莊之一,他們在有機農業方面是先驅 (見:2015 意遊散記(五)﹕小農的變易之道) 。

在第一回合,7. Canonica, Barolo Paiagallo, 2008 十分平易近人,花香多於果香,搭配活潑的酸度。2008 年對於酒農來說不是一個容易的年份,但 Canonica 看似成功地通過了考驗。Varja 的 Bricco delle Viole 來自經典的 2010 年,因為是晚採收年份,加上地勢高,令其擁有豐富的單寧結構。我猜酒莊可能使用了更多的木桶來馴化單寧。整體酒感不錯,單寧雖然多但極為細緻,然而桶感較強,酒中的內容並未完全釋放,因此大家最終都投票支持親切的 Canonica。

在第二回合,兩款酒的發展方向大致相同,Varja 的酒體整合了不少,脂粉感更為明顯;而 Canonica 也持續保持那份親切感,第二回合中增添了茶葉和香料的味道,整體比第一回合更加複雜。除了朋友 I 被 8. Vajra G D, Barolo Bricco delle Viole, 2010 的脂粉感吸引外,Canonica 最終仍以 8:1 勝出。

Wine of the Night

大家為兩回合最喜歡的三款酒排了名次,用加權的方法算,名次如下:

第一回合三甲:

第 1 名﹕6. Rinaldi Giuseppe, Barolo Cannubi San Lorenzo Ravera, 2009 (21 分)

第 2 名﹕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9 (20 分)

第 3 名﹕2. Mascarello Bartolo, Langhe Nebbiolo, 2013 (6 分)

第二回合三甲:

第 1 名﹕5.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09 (26分)

第 2 名﹕6. Rinaldi Giuseppe, Barolo Cannubi San Lorenzo Ravera, 2009 (16 分)

第 3 名﹕7. Canonica, Barolo Paiagallo, 2008 (7 分)

後記:

今晚的體驗非常棒,因為我們不再拘泥於「認識 Barolo 村」這個大課題,而是聚焦在每一對酒的可取之處(英文的 takeaway 更貼近我想表達的意思)。例如,在第一組的 Mascarello Bartolo 中,我深深感受到 2013 年那份 Energia;而相反,第二組的 2007 Brezza 卻明顯展現了強烈的後勁感。第三組的兩位大師則向我們展示了混釀之美,如何運用 Cannubi 的優點來釀造出大師眼中的佳釀。最後一組更加呼應了開首提到的要點,村莊只是行政劃分,若要用 terroir 來劃分,Barolo 村已經是個很大的考驗。

找到這個認識 Barolo 或 Piedmont 的新方向,讓大家對未來的 Barolo 行程更加期待,組員們立刻要求下個月一同北上 La Morra,Eric 和我當然義不容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