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a-12 第 11 場 — 偶遇 Romanee Conti 之十一:結語

Views: 161

大家對酒的描述寫了很多了,我就簡單的説説我自己的感受。

我選了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71 為第一,並不是因爲他是很好的 ’71 Bartolo,而是他的 “真”。

我第一回合的筆記是:“豐滿、圓滿,似乎 Rocche still going strong, but the Cannubi silky tannins are there”。第二回合:“明亮、晶瑩,punctuated by real, beautiful, 細砂紙的 tannins.  It’s real!”

我當年還不知道,我驚呼為究竟涅槃的 ’71 Bartolo 其實狀態並不完美。就因爲比較 “老”,來自 Rocche dell’Annunziata 的果才退得七七八八,騰出了一些空位讓 Cannubi 的絲質丹寧補上,礦物味道也更突出了,營造出空靈的畫面,這是究竟涅槃的由來(究竟涅槃﹕1971 Bartolo (之一))。向峰十年前在香港也有幸嘗過一支類似狀態的 ’71 Bartolo,所以他說:“曾喝到过一次绝佳状态,早是我心中意酒的巅峰“神迹”….. 第二轮,丹宁已变得细腻,但却不是上一次喝过‘包罗万象的寂静涅槃’”(VIPa-2 第 20 場 — 風華正茂 . Barolo)。我忘了這以後我開過多少瓶 ’71 Bartolo,偶有涅槃,但不少如今天那瓶仍然果感滿滿的,我才知道空靈是演化而來的,正因爲是自然的過程,故可遇而不可求。

這才令我喝懂 Bartolo Mascarello 的奇特來自他的混釀,爲此我專門辦了一場隨意行來解構他們的獨門秘笈(VIPa-7 第 10 場 — Deconstruction of Bartolo Mascarello)。另外一次偶然的證據是 2011 年 Bartolo 的表現。乾燥的年份令 Cannubi 半罷工,酒變得很 La Morra(VIPa-11 第 16 場 — Brezza in Barolo)。

雖然如此,Heave 仍然能從今天的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1971 找到在呼喚他的大地,我也從那如絲的丹寧追回一點究竟涅槃的記憶。所以第一名是他!

’71 Bartolo 的真之所以可貴,正因爲 DRC 的僞(見向峰那篇解釋為字的字源)。天然與人工,在 ’71 Bartolo’91 RC 之間表現得一目瞭然。所以第一名一定是他!

 

我必須說 DRC 的兩支很好喝,所以我選了他們為第二與第三。RC 在第一回合尤其是精彩,Vito 開酒時留意到 RSV 的瓶塞更好,因此開得較慢,結果 RC 花開,RSV 花合。RC 的香氣是噴發的,但入口卻 “通透,最溫柔”(我的筆記)。RSV 的香氣起初比較緊閉,入口果感也較強,所以輸了一大截。不過第二回合兩者分道揚鑣,RC 越加豐滿,從溫柔轉為華麗,雖然這更符合 Matt Kramer 的論斷,他說 RC 是 accumulator(集大成者),兼有 La Tache 的力量,Richebourg 的艷麗與 RSV 的優雅,不過我更愛 RSV 那份自在和出水芙蓉式的典雅。

這兩支酒給你滿滿的官能享受,田固然是好田,但有過多匠氣。

在第一回合我便留意到,RCRSV 香氣的底色是一樣的,就是有種木質的香氣襯托起花香。

想像一位漂亮的大美人化了個高貴的妝,穿著一身華服,艷光令人炫目,但氣質呢?Heave 總結得好:布根地酒表現的花更像是摘取花朵濃縮提煉成的精華液,是提純之香;而意大利酒的花則更像是把一束鮮採的玫瑰湊到你的鼻子前的芳菲,是自然之香。

從 Timothy 的報告我才知道,原來 Aubert de Villaine 在發酵時會巧用酵母來營造更豐盈妖豔的口感, “Stressing the yeast at the end of fermentation adds to the voluptuous mouthfeel” (Benjamin Lewin MW)

人+爲 = 僞,這是另一證據。我在試酒會結束時打趣的說:喝 DRC 好比看魔術表演,明知是假的,我們也願意花錢去看,因爲著實好看!

常聽人說,喝 Bur 追求的是香氣高於口感。很多年前,有位資深的意酒迷也有點苦惱的問我:爲何意酒的香氣總輸給 Bur?這次是否印證了這些觀點?

這些流行看法恕我不能認同。

Bur 友置香氣於口感之上,大多因為不敢讓酒吸氧,酒還沒醒夠。

至於香氣,意酒因陽光充沛,内容太豐富了,香氣常呈現得太複雜,比較纖巧的香氣在年輕時往往被其他元素遮掩了,故有香氣不夠突出的錯覺。假以年日,便見其真章。我碰過太多有迷人香氣的意酒了,此刻我馬上想起 Giacosa 的 1971 Falletto Riserva(VIPa-6 第 8 場 — 懷念 Giacosa 之三:1971)。如果要香氣與口感同樣一飛衝天,便是他。當年只釀了 2000 瓶,今天比 RC 要難求,幾乎可以說絕跡了吧?另外,很多老老少少的 Asili 和 Monprivato 的香氣絕對可以與 RC 比肩。

我上個月便看過在 Vinous 上專寫 Burgundy 的 Neal Martin 記述迷倒他的一瓶 1990 Giacosa Asili:

I rarely write about Italian wine. It’s not my territory. I leave that to Antonio Galloni and Eric Guido. But I was so enraptured by one bottle that had been purchased upon release that it would be rude not to write about it. 

The 1990 Barbaresco Riserva Asili from Bruno Giacosa is magnificent. Now, at 34 years of age, it presents a captivating bouquet of raspberry, allspice, melted asphalt and freshly shaved black truffle. It has a melted quality and is completely harmonious, actually gaining precision with each swirl of the glass. Frankly, I could have spent the entire evening just inhaling its intoxicating perfume. The palate is perfectly balanced with finely chiseled tannins. It’s amazingly well focused with impressive mineralité and unerring weightlessness. There is immense substance and fabulous poise, shimmering red fruit, velvety texture and an extraordinarily persistent finish, which makes it feel like a bit of Piedmont sunshine is lingering inside your mouth. This is the best Barbaresco I have ever tasted. 98/Drink 2024-2044.

正如他能欣賞意大利,我們也能佩服 RC。不過兩者的美是不可比的。插花專家的花好看還是春天西湖邊的桃紅柳綠好?風景好還是風景畫好?籠中鳥好還是天空飛的鳥好?

再問:味覺是天生的還是學來的?美感是先天還是後天的?

我認爲更多是後天學的,教我們的人有些單純出於個人喜好,但恐怕也有不少受了商業利益的驅使。釀酒者或多或少也一樣。

有人說意大利人天生與法國人不一樣。我讀了太多社會學和歷史,令我不太相信這一套,我更相信是後天學習的結果。

我查了一些資料,Conti 王子當年的酒便不是這樣釀的:

The wines are made very differently now than in the Prince de Conti’s time. According to Richard Olney in his book Romanée-Conti, the fermentation time back then was much shorter and the barrel-aging about three years. And roughly 20 percent of the grapes were white.

(見;https://www.vinifera.it/en/53_domaine-de-la-romanee-conti

還有,DRC 從 1970 年代才把新桶的比例從 50% 提高到 100%。我老早便聽説過有些酒莊特別為美國市場加用新桶。

最近一次偶然機會,我與武漢的小胡試了兩款釀得非常好的法國酒後,更令我深信 DRC 和大部分布艮地酒莊可以稱之爲 Burgundy Boys,新派也。

我們試的是 2003 Auguste Clape Cornas2000 Henri Bonneau CDP Reserve des Celestins

我兩天前開瓶在家與太太先小試。第一天我已笑說:Auguste Clape 是偉大的意大利酒,而 Henri Bonneau 是偉大的法國酒。炎熱年的 2003 Cornas 喝起來陽光充沛,但酸度非常好,有意大利風;2000 CDP 輕盈、通透,有層次,有韻味,一洗 CDP 那種高酒精,重口感的風格,而且一反法國酒那種匠氣的作風。兩者都法於自然,完全沒有桶味的提示。我說 Henri Bonneau 是偉大的法國酒,意思是明明布艮地可以這樣做得忠於風土的,他們卻選擇不這樣做。我多年前寫過一篇 Angelo’s Choice,我想說 Angelo Gaja 絕對有能力釀出能媲美 Giacosa、Rinaldi、Bartolo 這些大師的傳統酒,但他選擇去迎合國際市場的口味。他是天才,學習能力也比人強。

那晚的酒喝到中段都太甜了,我以爲是果日加上暖年所致,但喝到最後,果竟然慢慢的退了,露出了各種漂亮的礦物元素。

Auguste Clape 曾去布艮地讀釀酒,回來卻依然用老法:大木桶。

Henri Bonneau 用水泥缸發酵,用各種大大小小的非常老的木桶陳酒,而且堅持在木桶放夠時間才灌瓶。

他們與 Bartolo Mascarello 甚至 Il Paradiso di Manfredi 走的是同一路子。

那晚我領悟出一個道理:原來有個叫 Great European Tradition 的傳統的,不過今天幾乎所有法國酒莊都放棄了,只有意大利的窮鬼當初擺脫不掉,後來更爲了捍衛傳統而不肯放棄。所以以後不要叫意大利傳統酒了,更正確應該稱之爲老歐洲傳統。

最後我要講一下當晚的另兩支意酒。

先說 3. Giacosa Bruno, Barolo Collina Rionda Riserva, 1982。我仍然相信 Vigna Rionda 非常似 RC 。事實上,第一回合的 RC 令我想起最近一場 Vigna Rionda 的 Giovanni Rosso,雖然 2013 新了一點(見:VIPa-12 第 10 場 — Vigna Rionda 的今與昔)。我錯在選了 1982。Antonio Galloni 今年九月才讚不絕口,打了 99 分:

Bruno Giacosa’s 1982 Barolo Riserva Collina Rionda is off the charts . What a bottle . Sweet , perfumed and haunting in its beauty , the 1982 is mesmerizing . Its understated depth and total finesse are nearly impossible to describe with words. Giacosa crafted Barolos of total seduction . The 1982 Riserva Collina Rionda remains one of his undisputed masterpieces . This is one of the very best bottles I have had. Readers who have tasted the 1982 know how special it is . Unfortunately , finding great bottles today is next to impossible . There is no upside to holding bottles any longer . Readers lucky enough to own the 1982 will want to enjoy it soon.

我們開的一瓶太豐滿了。溫暖的年份,溫暖的山谷出了一支很霸道,很美國口味的 Giacosa,但不是我的口味,更不是我心裏的 Giacosa。酒 OK,我不 OK。回想我開過的 1982 沒有令我太滿意的,無怪乎有人說過 1982 是地球暖化後的第一個暖年,Giuseppe Rinaldi 統統稱之爲 African vintages 非洲年份。

至於 6. Montevertine, Le Pergole Torte (Magnum), 1983,正如 Eric 指出,與同年的 Montevertine Riserva 完全不一樣。我認爲 Le Pergole Torte 這塊主要向北的田成熟度從來都不太夠,香氣引人,但入口往往發現打不開(某方面似 Burgundy 很多 Grand Cru 級的酒)。可能酒莊(與 Giulio Gambelli)後來也發現了,所以從 1990 年代早期開始,他們改 Le Pergole Torte 為混釀的酒名而非指葡萄田。不過以後的年份也不見得容易打開。所以這支 1983 感覺粗獷,有趣但並不算是特別好的 Chianti。

後記

我在引子說過了,這是近年少有的聚會,酒喝得刺激,心情暢快無比,這都寫在十四張笑臉上。這是最最重要的。

我們一起攀過一座頂峰。登高才能望遠,大家都長了知識,這是意外的收穫。

我很喜歡 Eva 的一句話:

對 RC 的感覺是:聞名不如見面!真是宏大而高深!但從第一輪開始,我就確實地相信:RC 的高度是可攀的。

我同意她,但也要提醒她:不要以爲只有一條賽道。你如果相信可以靠人爲的方法來超越前人,當然會永遠在攀山,因爲一山還有一山高。如果你相信道法自然,則有時候可以退後幾步,不攀比,一心靜觀自然之奇妙。她最近親身拜訪過天堂莊,面聆 Florio 的教導,或許有新的想法。

Gaja 有 Angelo’s Choice,DRC 有 Villaine’s Choice。我希望各位同學都有自己的選擇。永遠有旁人嘗試影響你,甚至收買你,但你要從衆裏尋囘自己那份真。

葡萄酒固然如此,人世間也當如是。

附錄

兩家老歐洲傳統酒莊的介紹資料:

Henri Bonneau:

https://www.rarewineco.com/producer/bonneau-chateauneuf-du-pape/

Auguste Clape:

https://www.rarewineco.com/producer/clape-corna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