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a-11 第 16 場 — Brezza in Barolo

Views: 74

組織與報告:抱青

生物動力曆法﹕2023 年 8 月 13 日 –

Barolo 與 Barbaresco 衆多村子中,Barolo 村可能是最難懂的,原因是座向、高度與土壤的多變。Cannubi 最出名但並非典型。多年前我們辦過這村子的專場(見:VIPa-4 第 10 場 — Barolo in Barolo (4/13/2016) ),見證了紛雜的風格。想來 Barolo 村就如江蘇省一樣,蘇南是江南的精華,但蘇北更有北方風味。因此要好好的理解 Barolo,可能要把它肢解為不同的片區。

我們不妨把 Barolo 當作 La Morra 往南的延伸。以 Cannubi 為中心的東南方是一組,先跨過 Cerequio 進入 Sarmassa,繼而翻山抵達 Cannubi,之後再爬上 Castellero。從這裏便進入另一村子 Monforte d’Alba。這路綫從高到低走下來,土壤裏的黏土漸少,沙子漸多,也可以說從 La Morra 的影子漸漸轉換成 Cannubi 的身段。這是今天我們要探的路。我選了 Brezza 的 2011,純粹因爲他們有三塊田在這綫上,而碰巧我能找到比較老的年份是 2011。

另一組走西南方向,從 Fossati 開始爬上最高達到 500 米左右的 San Pietro 與 Bricco dell Viole,比村子一般的 230-300 米高出很多,行政上雖然仍然叫 Barolo,但與 Cannubi 相差太遠了,可能與南面的 Novello 更相像,或許以後可以辦一場 Barolo 村西南行。

我們擺出的陣容如下。因爲土壤裏的沙子與黏土的成分對酒的影響頗大,我把 Brezza 官網的有關數據列下:

沙子 sand/ 淤泥 silt/ 黏土clay  比例
Dom Perignon, Brut, 1998
1. Brezza, Barolo, 2011
2. Brezza, Barolo Castellero, 2011 sand 40%, silt 33%, clay 27%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 sand 36.9%, silt 39.5%, clay 23.6%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
5. Brezza, Barolo Sarmassa, 2011 sand 26.3%, silt 43.2%, clay 30.5%
6. Brezza, Barolo Riserva Bricco Sarmassa, 2011 sand 26.3%, silt 43.2%, clay 30.5%

所有酒在 30 小時前拔塞作瓶醒。

我以我最喜愛的香檳 Dom Perignon, Brut, 1998 作開場,我愛他那很中庸的性格,而這恰恰是 Barolo 村或者說 Cannubi 田的風味。

正好在這之前我在兩個場合先後喝過 Dom 的 2002 大衆版與 P2,所以今天喝 1998 可以在腦子裏作比較。2002 是經典年份,匀稱,有深度,P2 盛放的近乎妖艷的花香很難忘,與之相比,1998 親和,像放長假那樣令人放鬆。

晚上第一回合,花香果香齊全,沒有 2002 的勁度,但勝在溫柔。第二回合更香,更融和,果多了一點,酸度低了一點,但溫柔鄉誰不愛?我的小夥伴喝得高興極了!

 

紅色的山坡是 Castellero,大部分種 Nebbiolo 的葡萄園在向西朝著 Cannubi 的山坡上

我們今天的行程從西面靠近 Monforte 的 Castellero 出發,也就是沙子最多,最 “Barolo” 的地帶,我們向西與西北進發,越走沙子越少,黏土卻增多,原來我們走近 La Morra 了。

第一支基本版 1. Brezza, Barolo, 2011 是 Barolo,Monforte d’Alba 與 Novello 三條村子的混釀。

第一回合可能還沒完全打開,以藥材草本香氣爲主,不太果,酸度普通,但勝在清新與順滑。第二回合開始有些變化,有人特別欣賞他從動物皮毛到花粉的變化,而且果感豐富多了,填滿了剛才稍嫌空洞的口感,基本版在乾燥年份有此成績,算不錯了。

接著我們正式出發了,2. Brezza, Barolo Castellero, 2011 與 Cannubi 只隔著村子的主要大街,看 Brezza 官網說他們這塊田向南,但我查 Alessandro Masnaghetti 的地圖集,卻應該向西的方向。在同一山坡下端的 Fratelli Barale,官網說他們向西-南,最下端有一部分稍爲向南扭一下是有可能的,但位於頂部的 Brezza 似乎沒有這個可能。我再查了緊貼著他們的 Giacomo Fenocchio,明明白白說他們向西的,所以我斷定 Alessandro Masnaghetti 是對的,他們的田應該向西。

確定這點很重要,因爲這樣我們才能理解這支酒的表現。

第一回合有乾玫瑰,酒體密實,丹寧明顯但不凶猛。活力與酸度都不錯,欠缺的是一種勁度,我懷疑正是因爲向西的座向,主要的陽光來自下午,所以欠缺一點力量感。另外,土壤裏含沙子比 Cannubi 還要多,乾玫瑰的香氣相信與此有關。

第二回合出了些花粉,力量感與丹寧也多了些,大概在慢慢打開,但始終表現得比較平凡。與 Cannubi 隔了一條街便有天壤之別,風土的神奇便是如此。

 

我們跨過大街,進入整條村子最有名的 Cannubi 山,由單一田的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  對混釀的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Bartolo 混釀中最主要的兩塊田是 Rocche dell’Annunziata 與 Cannubi,因此是跨 La Morra 與 Barolo 兩村子的聯姻。

兩者的顔色都頗通透,Bartolo 稍爲亮一些,Brezza 的酒精度高達 15.5%,Bartolo 也有 14.5%,可見這年份多乾燥。

Cannubi 的酒莊如星羅棋佈

第一回合,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 出乾花,清秀型,有人說有點普洱的風味,酒精感頗明顯。與 2. Brezza, Barolo Castellero, 2011 很不一樣,酒體較薄,所以丹寧突出,收結帶著些藥材的味道,有點苦。看來成熟度不太夠,這年份實在不容易。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 好像來自另一世界,濃艷,散發著脂粉,甜美,好喝,簡直沒有什麽結構感。Bartolo 怎麽會如此俗氣?我看是年份使然。常說 Cannubi 因爲沙子多,留住水分的能力弱,所以只宜正常或潮濕年份,乾燥年份不利。Bartolo 的混釀由 Rocche dell’Annunziata 提供果感,Cannubi 則負責骨架或肌理,不過遇上乾燥年份,Cannubi 得了軟骨症,結構缺位了,酒便更像典型的 La Morra。

第二回合,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 變得豐滿了些,這時的乾花夾帶著泥土,有人說有些陳皮,甚至有人感到沙石。丹寧仍然突出,酸度似乎把丹寧拉了條長尾巴,總體來說仍然酒體偏薄,不過勝在有種骨感和立體感,Cannubi 在乾燥年份的表現蠻有趣的,大有春蠶到死絲方盡之意趣。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 這時的脂粉下沉到底部了,入口仍然以艷麗的果感為主,雖然比剛才骨肉勻稱了一些,他的 La Morra 與 Cannubi 的不同元素此時也比較清晰可見。

我在第二回合請大家投票告訴我比較喜歡哪一款酒,結果絕對不算完美的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 以 7:4 贏了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

Bartolo 的擁躉未免對這款 2011 有點失望,但我一直認爲 Bartolo 的空靈感是老年份才出現的,當 Rocche dell’Annunziata 的艷色褪去,留了白位,讓 Cannubi 來支撐大局,他才開始有一種來自“無”的美。在新年份,我總覺得他們的 La Morra 成分太重了,而濃妝艷抹並不是我那杯酒。我曾經嘗試解構過 Bartolo 混釀的秘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這篇:VIPa-7 第 10 場 — Deconstruction of Bartolo Mascarello

不過話得說回來,La Morra 的濃艷和甜美對很多人是殺手鐧。我懷疑在 Bartolo 的混釀裏頭, Rocche dell’Annunziata 起的作用是為酒買了保險。在乾燥年份,Cannubi 雖然軟骨,起碼 Rocche dell’Annunziata 對一般人是很討好的。

這次我們認識了 Bartolo 的混釀有他的局限性,不過銅板的另一面是:遇上經典年份如 2010 與 2013,當 Cannubi 的骨架近乎完美的時候,這種骨與肉的巧妙配合可以是絕配,而 2010 比 2013 可能又高出一綫,因爲 2013 稍涼了一點。例子是我們前幾年做過的 2010 與 2013 年份的比較(見:VIPa-6 第 27 場 — 2010 vs 2013)。

我偶然選了 2011 年份,想不到讓我們學到那麽多。

 

西行記抵達 Brezza 的鎮店之寶 Sarmassa 了。

酒莊官網對這兩塊田的座向也令人費解。他們說 Sarmassa 向西南,而 Bricco Sarmassa 向南。但從 Alessandro Masnaghetti 的地圖看,Brezza 家的田在 Cannubi 山的背面,座向大致從西南到西北,而從 BaroloMGA360 網站看到的,應該主要是西北方向。

左下方圈著的部分是 Brezza 的田的大概位置,Bricco Sarmassa 在深綠色的斜坡上

另外,Kerin O’Keefe 說 Bricco Sarmassa 位於山之巔,從 Alessandro Masnaghetti 的地圖來看是不對的。最高的應該是靠近 La Morra 那邊的 Vigna Merenda,連 Brezza 的官網也說他們的 Sarmassa 高 300 米,但 Bricco Sarmassa 才 250 米。Bricco Sarmassa 會在好年份釀 Riserva,顯然是酒莊認爲更好的田,根據莊主的解釋,這片田位於一個封閉的山谷,對冷風有屏蔽作用,所以比較溫暖,冬天冰雪最早在這裏溶化。

我們第一次拿這兩片田來比較,且看他們的表現如何?

第一回合,兩支酒的顔色都明顯比 Cannubi 要濁,呈淺棕色。5. Sarmassa 的感覺像岩石一樣凹凸不平(rugged),果味亮麗,但丹寧也裸露,酸度還可以,有一種粗獷,張揚的味道。6. Bricco Sarmassa 卻果感十足,有很豐滿的紅果,但丹寧也幾乎有割舌頭那麽鋒利,酸度尚可。

我讓大家評一下哪支更好喝,結果 6. Bricco Sarmassa 以 6:5 僅勝。

第二回合,兩者都有較好的整合,5. Sarmassa 的果是褐紅色的,就是果中有比較強的礦物味,也因此顯得比較複雜,而 6. Bricco Sarmassa 則果始終佔主導,偏向紅色的,而且丹寧仍然很鋒利。與 Cannubi 比較,這兩片田的沙子少很多(26% vs 37%),黏土則高了 7 個百分點,所以他們的果感近 La Morra 多於 Cannubi。而兩片田比較,5. Sarmassa 大致六分 Barolo / 四分 La Morra,而 6. Bricco Sarmassa 則剛好相反,算他四分 Barolo / 六分 La Morra 吧。無論如何,Sarmassa 似乎表現了從 La Morra 過渡到 Barolo(或說 Cannubi)的風土特性。

這個回合 5. Sarmassa 以 7:4 反敗爲勝,大概與上一雙一樣,我們已經成爲 Giuseppe Rinaldi 的 “I hate fruit” 的信徒 — 複雜性遠比果味重要。

如果再深究這兩片田的分別,我們可以參考 Alessandro Masnaghetti 的介紹。他是這麽說的:

The only thing that’s simple about Sarmassa is the geology, because the base consists only of typical Sant’Agata Fossili Marls. Beyond that the terrain of the MGA is a whirligig of younger and evoluted soils, of exposures, of altitude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of winery styles.

對於 Vigna Bricco,他這麽說:

Thanks to the soils (no longer evoluted) and warmer exposure, the Barolo regains austerity and vigor, as well as a more marked floral tone.

我爲此用電郵向 Alessandro Masnaghetti 請教了 evoluted soil(演化的土壤)與 younger soil(較年輕的土壤)的分別,他叫我看 BaroloMGA360 網站的介紹,下面我引最重要的一段:

Getting back to the soils, as mentioned,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younger soils, which originate from a continuous erosive action of the subsoil by atmospheric forces and which, for this reason, maintain roughly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initial formation; and evoluted soils, which are typical of more gradual slopes that are less subject to erosion and therefore undergo a more severe chemical-physical alteration, of which more intense coloration is only the most evident aspect. A typical example of evoluted soils can be seen in the next image, where the clear distinction between soil and subsoil is also perceived.

From an oenological point of view, and in very general terms, younger soils render wines of less color and fruit, but with more typical tannic structure, while evoluted soils favor more intense and deep color, more explicit fruit and coarser tannic texture.

(來源:https://www.barolomga360.it/en/a-bit-of-geology/

所謂 younger soils,因為表層泥土被侵蝕了而露出了原來的深層土壤(subsoil),也因此更純正。Evoluted soils 則少些侵蝕,表層泥土因物理與化學的作用而有較大的改變,很多時候更露骨也更粗獷,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複雜。

我們看上圖 Sarmassa 的東南角是 Brezza 的田所在,有小橫劃的是 evoluted soil,而淺綠色沒有橫劃便是 Bricco Sarmassa。這小片既因 Cannubi 的屏蔽而更溫暖,也因爲是 younger soil 而更純,這在今天的 6. Bricco Sarmassa 很清楚的表現出來,不過他同時也有比較鋒利的丹寧,我相信是由於乾燥的年份令葡萄的皮沒有達到完美的成熟之故。

順便舉另一個例子來説明這兩種土壤帶來的奇妙差異。甜美、純净的 Monprivato 與複雜、有結構感的 Villero 有所差別,部分原因也在此:

Since exposures are the same, and there’s little significant variation in elevation, soil diversity becomes for once the determining factor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ines. Monprivato, while preserving the fundamentals of a first-class Barolo, is usually more refined than the wines of Vignolo, Montanello or Fiasco and at the same time less profound than Villero, where the effect of evoluted soils tends to modify the tast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from the marls.

(來源:Alessandro Masnaghetti 在 BaroloMGA360 網站對 Monprivato 的介紹)

Monprivato 全都是 younger soils,Villero 卻大部分是 evoluted soils。

因爲這些例子,我開始懷疑 younger soils 不一定比 evoluted soils 差。於是我問了 Alessandro:

抱青:So, younger soil just means it was formed more recently, because erosion has exposed the layers that used to be underneath the surface.  It is not necessarily “worse”.

Alessandro: exactly. about the quality, young soils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p quality soils.

大家有空可以查一查 Alessandro Masnaghetti 的地圖:Falletto 全都是 younger soils,Vigna Rionda 與 Gabutti 也是,但 Francia 好一部分是 evoluted soil!

我原意不過想找一個角落好好的了解一下 Barolo 村,想不到我們從實踐生出很多新知識。我禁不住又彈舊調了:Barolo 真好玩!

Wine of the Night

我們兩個回合都按各自最喜歡的三支酒排名次投了票,與其斤斤計較誰得了第一名,誰拿了第二名,我倒不如簡單的說今天最重要的結果是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 輸得很慘。喝酒是喝天地人,信焉!

第一回合

第一名: 5. Brezza, Barolo Sarmassa, 2011(加權 24 分)

第二名: 6. Brezza, Barolo Riserva Bricco Sarmassa, 2011(加權 16 分)

第三名: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同分,加權 9 分)

第二回合

第一名: 3. Brezza, Barolo Cannubi, 20115. Brezza, Barolo Sarmassa, 2011(同分,加權 20 分)

第三名: 6. Brezza, Barolo Riserva Bricco Sarmassa, 2011(加權 17 分)

第四名: 4. Mascarello Bartolo, Barolo, 2011(加權 8 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