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ews: 24
組織与報告: 胡钊源Hzy
生物動力曆法﹕2025年 4 月 19 日下午 6:00 開始 – 果, 到 10:00 转叶 [注: 按国外比较流行的版本,这段时间是忌时]
发现距离上一次做局已经过去两年了,来到武汉后对葡萄酒的热情与好奇的确有些消减。好在两年间陆续参加了几次感触颇深的酒局,总归还是“心有不甘”。这次恰好乘着天堂庄正式进口的契机,同时也受任于“意兴阑珊”之际,决定以后继续在武汉做意酒局,也算是武汉的随意行吧!旨在分享意大利葡萄酒中的 “美”。
如Jacques Frederic Mugnier所言“I realized that the question of the quality of a wine, the greatness of a win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ts chemistry, because it’s a matter of aesthetics.”除了aesthetics,我在加上一点“Emozione”。这两者相辅相成。c
本想借着新年份的这几个酒庄来引出大家对酒中“美”的不同方向的探讨,但没想到这几支酒在2017年的表现远超我的预想,好久没有见到新年份酒表现的如此舒展融合,回想上一次可能还是2013年那场BDM的平行局(Brunello di Montalcino的三张脸谱)。
后在起手这篇文章的时候回看这两场BDM酒局参与的人数、举办月份、日期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正巧4年的时间差与选酒的两个年份差相同!日常生活中的总会有一些奇妙的巧合,那就在四年后的春天接着来一次2021年份BDM吧!
两支白葡萄酒提前7小时去塞瓶醒,六支红酒提前44小时去塞瓶醒。这也是我首次在酒局中尝试提前2天对新年份葡萄酒进行醒酒,每瓶酒在24小时小时后我均尝试了些许作为记录对比。 酒单如下:
- 意大利白的探索:
1.Vie di Romans dis cumieris malvasia 2021
2.Vike Vike blanco barbagia 2022
- North & Central Montalcino 2017年份的劫后余生:
——以果为骨
3.Le Chiuse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4.Salvioni Cerbaiol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清风峻节
5.Padellet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6.Biondi S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实则本味
7.Baricci Colombaio di Montosoil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8.IL Paradiso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几支BDM均来自Montalcino的北部和中部地区:
- 北部以凉爽的气候为主导。许多小酒庄就分布在这些陡峭的山坡上,平均海拔在300-400米,这里的土壤以钙质石灰岩和黏土为主,由于远古时代地质不断变化,这个区域高海拔的土壤有很多远古海洋的沉积物和化石成分(Paradiso、Baricci),矿物质含量十分丰富。
- 中部土地海拔高,土地贫瘠。酒的风格不论是果参与度的多与少(Salvioni or Biondi Santi),均有着明显的结构感,这种结构感会让人明显感觉到是由单宁构建出来的。
- 几支酒位置在地图上大致如下绿色标记
2017对于Montalcino地区属于沙漠般的年份。在网络上摘选了一些庄主或酒评媒体的描述:
- Canalicchio di Sopra 的Francesco Ripaccioli:“从 6 月到 8 月底,有近20天的温度高于35°C。”然而,除了酷热之外,干旱也是2017年份的特色。“三个月没下雨,”圣马力诺的Katia Nussbaum回忆道。“就像一片沙漠。”此外,缺水不仅限于夏季——从年初开始,降雨量就低于平均水平。尽管干旱条件和飙升的气温意味着霉菌在2017年不是一个问题,但水资源压力肯定是一个问题。在葡萄藤上保持足够的叶子来为葡萄遮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 “2017 年,有五个半月没有下雨,到5月中旬,我们已经经历了类似夏天的高温,”
- Le Chiuse庄园的Lorenzo Magnelli:“相对于2003年、2009 年和 2011 年等其他炎热年份,2017 年要干燥得多。由于长期干旱,葡萄皮比平时厚得多,浆果也更小,液体比正常情况少。为了保持新鲜和优雅,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地开始采摘,即9月6日和7日。
同样也有一些对于2017年份正面的描述:
- 正如La Màgia的 Fabian Schwarz 所说:“2017为我们提供了“从一开始就可饮用”的产品。这个年份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跟随生产商的重要性,而不是像我们在其他更成熟的精品葡萄酒产区那样习惯于关注年份的标题。17 年整个地区的质量不太统一,没有经典伟大年份的标志。但在现代气候下,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定义什么是“古典伟大”,因为许多庄园都生产出华丽的葡萄酒。”
- 这是一个具有强烈魅力的年份:香气大胆,口感丰满而华丽。葡萄酒需要很少的时间来展示它们的最佳状态。任何Brunello收藏家都不应该没有17年份;最好的葡萄酒将窖藏数十年,当我们等待16年的Riservas达到巅峰时,许多葡萄酒会纯粹地给人带来欢乐。” “
回到酒局,第一组是两支意大利本土品种白葡萄的表现:
Vie di Romans dis cumieris malvasia 2021
Vike Vike blanco barbagia 2022
Vie di Romans的这款malvasia istriana不锈钢发酵20-22天,8个月酒泥接触。无木桶陈年。Vike Vike这支是撒丁岛本土古老品种Nuragus,葡萄园位于海拔500 至 900 米之间,昼夜温差很大,加上花岗岩和微酸性土壤。100%的整串浸渍在500 升橡木桶中熟化 18 个月。
这两支白葡萄酒从开瓶短短几小时进行了一个风格的互换,以至于第一轮在杯中我完全弄反了两支酒。
Vie di Romans的malvasia从一开始开瓶时浓郁成熟的黄色香气与圆润的酒体在第一轮中变得透明。白黄色风味底色上方有着新鲜金桔汁水、花卉香料。口中的酸度穿透力十足,风味在中后端延伸感优于Vike Vike。第二轮的他香气愈发透亮,酒体薄而完整。
而Vike Vike的barbagia由开瓶的柔和透彻的淡白色风格转变为沉实的深黄色风味作为前中段,后端充斥一股类似白垩、石灰水般的矿物粉末和植物味(整串萃取的原因?),收尾短促了一些。可能因为高海拔的原因,总归觉得风味元素有些空缺。
在这两支白中,Vie di Romans 赢得了大多数朋友的投票。
Le Chiuse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Le Chiuse葡萄园位于Montalcino山的东北偏北坡上,海拔约 330 米;土壤起源于海洋,富含带有粘土条纹的海洋化石,并显着存在泥灰岩和凝灰岩。对于不同款葡萄酒,他们手工采摘后根据葡萄串的大小进行挑选。在正常年份,最大的葡萄串首先被挑选出来参加 Rosso di Montalcino;为Brunello di Montalcino挑选中小串葡萄,最后从最老的葡萄藤中挑选出最小的葡萄串,为Brunello Riserva DIECIANNI做原料【抱青按:据庄主说,这年太热了,所以他们先采 Brunello,后来才采 Rosso】。葡萄去梗和压碎后,在重力作用入温控钢和水泥容器中,在那里用本地酵母在不超过29°C 的温度下进行发酵。20天后,葡萄酒被转移到平均20百升的大型斯拉沃尼亚橡木桶中32个月。
所有葡萄酒我提前两个晚上打开,分别在24小时后进行首次试酒。
24h后的Le Chiuse 是香气最为开放的一款。清凉甘甜的果香与玫瑰花束、脂粉香料一齐展现,他在香气上就展现出舒展透亮的组态,尽显brunello的柔美,十分迷人。酒液的单宁细密平和,整体没有任何酒精燥热感,只是风味在后段结束的稍快了点。虽然香气夺人,但24小时的醒酒显然是不足够让酒体中的风味和质感发展完善。
44h后第一轮。此时酒液温度稍低,香气内敛许多,不过酒液的口感变得温润绵密,相比昨晚有着更足的风味密度。在杯中逐渐回温后,温暖的红色樱桃、莓果、皮革、绿色枝叶与矿物感在口中压实融合,却仍能辨别其层次,平和绵滑的酒体有着不错的后段风味延续。
第二轮,Le chiuse的杯中香气逐渐显露,相比Baricci和Paradiso,他的风格更“单纯”。杯中有着干净的矿物、更柔嫩的果味与更为明显的花束、葡萄枝叶、玫瑰花瓣气味。此时的香气似乎又回到了24小时醒酒后的风格,不同的是现在的酒液在口中质感更佳完善,由第一轮的绵滑密实逐渐变得透亮明晰。少见新年份的Le Chiuse如此舒展且变化多端。
Le Chiuse是唯一一支在第一轮让其他朋友觉得稍显疲态的酒,第二轮的表现说明其并不是已经氧化过头,只不过许多在他身上常见的元素已内收且铺开于酒体之中,而那细腻分明的层次在人多嘴杂的酒局中不易被感知到而已。
第一天晚上我一直空缺了自己的第三名,而第二天回味起他来,便毫不犹豫的Le chiuse将排在为当晚第三。
Salvioni Cerbaiola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Salvioni的La Cerbaiola 海拔420米,周围环绕着林地。其分为三个小园中园,总面积为 4 公顷,藤龄15-25岁,每块小葡萄园都有自己的特点:土壤从白垩片岩到石质泥灰岩不等; Salvioni会进行“Green Harvest” ,在此期间,进行必要的疏果是为了确保每个剩余的芽都会只有一串最终成熟。葡萄收获后,发酵和换桶在位于葡萄园对面的酒窖的 35-40hl 不锈钢罐中进行28-30天。大部分葡萄酒在18-22百升比较新的中等烘烤的斯拉沃尼亚橡木桶中陈酿。
24h:Salvioni那标志性的梗木、中药材香气框架下流淌着甘甜凉果,口感却十分轻盈。此时的单宁也比我想象的细腻不少,不过轻盈紧致的酒体与单一风味也正表示他才刚刚开始。
第一轮,Salvioni药梗气息完全消失,香气上有着清晰的红色香气与香料感,单宁多而密集,嘴中的风味有股红宝石般的硬质光泽,不过在这种紧致的情况下他仍展现出十足庞大的框架结构,整体硬朗极了。相比其他几款酒的结构,Salvioni可以说是“气势恢宏“,有朋友以tremendous形容他。
第二轮的风味在很多方面与Le Chiuse果香相似,由典型的Brunello红色果实驱动,不过Salvioni相较于其他始终有着更强的单宁。杯中发展后,香气上又复现了萦绕在外层的药梗、枝叶类的木质(或者说是矿物?)气息。酒体上肌肉逐渐密实,配上其大骨架,让人时刻觉得他前景无穷。
不论他如何变换,“果“仍清晰的是Salvioni的底色,那由单宁、酸度、透亮感构建的巨大舞台上,总能萦绕着清凉甘香的袅袅余音。
Padellet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Padelletti 葡萄园所在的东北部山麓海拔400米。昼夜温差大,钙质粘土(有利于干旱年份)與 Montosoli有些共通之處。酒窖一直在其16世纪的宅邸下,发酵在玻璃内衬的水泥罐中进行。后在300百升的斯拉沃尼亚大桶存放两年,后1年进入30百升的法国大桶。野生酵母发酵。“他曾跟 Giulio Gambelli學師,今天仍然聽從 Giulio 的教訓,棄不銹鋼桶不用而用水泥缸發酵,他解釋說不銹鋼桶的溫度控制人為地令桶內外有很大的溫差,這樣會對葡萄造成太大的震蕩。水泥缸則提供比較穩定的環境。”
24h:些许橡胶气味下的红色果香出乎意料的慷慨而紧实,单宁一样细密,可能因为相对成熟的原因,此时他的酒体相比往常年份欠缺一点明亮光泽。2017年份的Padelletti远比我想象的亲人,应该有不错的表现。
第一轮:与其他几支不同的是,Padelletti的香气上始终有股独特的辛香料气味(桂皮香叶?),外加一些奶质、香料。在这些轮廓下的红果透亮极了,却又丰富充溢。果的色泽与细密的单宁、酸度一齐编织出了他招牌的intensity。
第二轮,香气上的辛香料、奶质气味已经消散,回归到熟悉的传统风味香气,雅致纯粹的香气与口感的似乎是Biondi santi的密度加强版。第三轮Padelletti的单宁终于柔和下来,酒体质感也变得更加透彻,四十几小时的透氧对于Padelletti才刚足够其走向那股通透的“气节”,而他这种通透往往在之后的几天到一周都不会有所衰退。
Biondi S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葡萄园在360-500米之间(Il Greppo、Pieri estate、percecillia、scamacuota) 。Il Greppo海拔最高,土壤多为贫瘠片岩质沙土。其他地块粘土与岩石混合。葡萄从园子中采收后直接过自动(非人工)筛选台进行筛选,后直接被运到大小不等的木制发酵罐中,没有经过任何的碾压的整颗葡萄。Rosso和Brunello的发酵在玻璃内衬的水泥罐中控温完成。而Riserva是在斯罗沃尼亚大桶中发酵。陈年在30-50百升的大桶进行,部分接近或超过百年使用期。
24h:Santi的香气上明显有股清凉的绿意,此外是纯净的红色果实与带枝叶的玫瑰花束与些许奶质感。此时他的单宁在6支中最为强劲密集。酒体中后段均空置。能看出Santi与Padelletti有着相似的“气节”,但从香气上能感觉出Santi多了一股矜贵之气。借用抱青老师言“一个牡丹,另一菊花,怎么选全凭你口味。”
第一轮:Santi此时的表现最为和谐,红绿棕橘黄各种气味已浑然一体,很是独特,有着细雨中氤氲的彩虹质感。招牌的那股高亢酸度在2017年中倒是变得十分融合。酒液在嘴里空灵、细腻、柔滑,风味淡雅却能充盈于全段。虽然在之后的几轮中他并没有过多变化,不过其在第一轮中舒展和谐的表现已让大家十分满足。至少从这支来看,新年份的Biondi Santi似乎仍维持了这个酒庄的某种核心姿态。
前两组酒我以风格作为小组命名,最后一组酒我称其为“本味”。如果说在酒局之前这是“私心”之举,但在酒局中两支酒的表现的确印证这种说法不是某种玄学追捧。如果将前四支酒看作是Sangiovese某种的一体性传统风味的不同变种,那么Baricci和Paradiso则是在最后引出对传统中“美的期望”的一种追问。这里并没有任何褒贬之意。
Baricci Colombaio di Montosoil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Montosoil葡萄园泥灰岩、页岩和石英、粘土的混合物中,混合在源自上新世海洋元素的混合物中。海拔280米,石质地面,贫瘠且难以耕种,正是这些看似负面的特征使其成为桑娇维塞葡萄的理想选择,同时也给予了葡萄酒的结构。不锈钢桶中控温发酵,Brunello在斯洛文尼亚大桶和法桶陈年36个月左右。
“Francesco 說他們選月圓的日子來灌瓶。他們曾經試種(garlic)來做試驗,發現月圓時採收的蒜味道比較好。”
24h: Baricci的杯中香气风格与前几支酒完全不同。泥土,矿物焦香下红色果实若隐若现,单从香气上就展现了不俗的结构与能量。相比香气,果香在嘴中上占据多一些比重,但因其由显著的矿物泥土气息托举,仍显得微不足道。凌厉的口感与香气似乎是Montosoli的特质。
48h第一轮,他如坚硬板岩一般的质感十分独特,红褐色、棕色、绿色的风味被压缩到一片片页岩之中,进而缓慢融化流淌开来,苍劲而紧致。一下子让我想起几周前喝的2010年份Baricci。虽然年份差异明显,但他那种往下扎根于土地的质感与风味时刻告诉你这就是Montosoli!
他的之前被压实的各种元素在第二轮逐渐松散释放,但那酒体的岩片质感仍是底色,此时整体在口中逐渐变得绵密,多出了些棕黄色果,同时也出现了之前在老年份Paradiso中常见的碘味矿物。这次2017年的完全没有之前喝到的几次新年份Baricci展现出的某种“浑杂“,十分纯正干脆。
从质感风格来比喻,Baricci是“地”,那么Paradiso更像是“天”,Le Chiuse则为“人”。
IL Paradiso di Manfred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17
Paradiso的葡萄园有335米海拔。豐富的礦物味來自這片土地悠長的歷史,據研究顯示,Montalcino一些中等高度的土地(集中在北部)曾經幾度滄海桑田,以致不同年代的泥土都混在一起了,讓酒更複雜而且礦物氣味豐富,這不僅在Montalcino少見,在世界上也屬罕有的現象。BDM在玻璃内衬水泥罐无控温自然发酵,后重力自流入大斯罗沃尼亚橡木桶中陈年36个月以上。“與他人的田比較,他們好像幾乎沒有修剪,地上的雜草和樹上的葉子都自由自在的蔓生,一般人叫「雜亂」,他們叫自然。很多酒莊這時都會把有少許損壞的葡萄成串的丟掉在地上,但在這裏幾乎完全見不到。 我們聽得最多的兩個字是energy(能量)與 equilibrium(平衡)。”
24h:棕褐色香气带有微微的“酱感”咸香,农场土地气息是熟悉的典型天堂香气。相较于其他酒,Paradiso入口最为圆润柔滑,酒体中包裹着风味与香气完全一致,只是收尾稍显躁动。但是相对其他酒在24小时的状态,Paradiso在嘴中已经有了良好的完整性和尾端余韵,此时他最为复杂开放。
第一轮:相比上个月相同年份,这瓶Paradiso十分开放舒展,没有之前的紧绷感。可能因为醒酒时间(上一支是24小时开瓶),也可能是因为天堂庄每瓶的生命姿态各异所致。就像天堂庄主夫人“Rosella loved to say: “There is life in wine and, like life, it is never the same”.”
此时他的那股棕色果香与酱味几乎消失,变得灵动而新鲜。柔和圆融的酒体中被一股能量十足的酸度所贯穿。每次喝到舒展的Paradiso总能给我一种均衡包容之感。只不过那股农场泥土的“臭”香贯穿始终,这应该是他们某种菌落发酵的典型香气。Paradiso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他们在新年份就能达到某种复杂而融合成熟的状态,不论是香气上的还是酒体质感,这里面的一些元素是许多酒庄需要多年陈放才能显现,且并不是所谓的“早衰”或者氧化,很是奇特。
我还记得有意思的是,当时第一轮结束后我询问几位朋友对此时天堂的看法,其中有一位朋友不假思索:“这酒还有什么可说的,和上次喝的Henri Bonneau一模一样嘛”。这是近期我听到第二位朋友与我不约而同的表达这俩酒庄的相似。N年之前他在某云上尝试过Paradiso,可能因为保存或者醒酒问题一直无法欣赏天堂庄。这次酒局之后,他将Paradiso排为自己的WOTN,超过他一直喜爱的Biondi Santi。
Wine of the Night
最终的WOTN由Paradiso获得,得到大家的三个第一,一个第二,共计11分。可能因为所有酒都十分在状态,大家投票时也都难以割舍,致使第二名少见的由Baricci、Salvioni、Biondi Santi并列获得!几支均获得8分,与第一名差距很小。第三名是Padelletti。今日参加酒局的人大多第一次或者刚接触天堂庄和Baricci,大家的排名也是有些出乎我意料。所以借用我上一局记录的话:“这种美是不需要过多解析和想象,总会有人一喝便明。”
后记一:
几支酒喝下来,整体看来第一次尝试提前两天对新年份的醒酒十分合适。这些酒有着我之前在如此新年份难以感受到的舒展。
对于2017这个年份,至少在这几家酒庄的表现中并没有看到预想的那股“燥热“,酒庄的风格底色仍能看见,只是2017年份在这个底色上或多或少给予了一些“浓墨重彩”的部分。几支酒在开瓶后24小时时的香气已经开放,酒体内容也在44小时后得以发展完善。这让我最开始在做酒局之前想让大家窥探到的2017年份的“缺憾”与各酒庄不同风格下的“艰难”结果,以致于引出对年份、风格的“美”的欣赏与理解的角度的一整套初衷难以实现。因为他们大部分在“市场流行”角度来看可以说“美”的比较一致。至于这是酒庄手法、气候影响还是市场导向的原因需要之后进一步探寻。
后记二:
但让不死心的我,仍继续尝试一下找回酒局初衷。第一组的Le Chiuse和Salvioni在我看来像是以人为中心的美,关注酒本身构建的肉身表现力;第二组的美偏向于理性秩序,尝试展现一种端正的结构与和谐;第三组像是追求真实,再现自然世界与自然秩序之美。
这样说起来可能有些牵强附会,但在很多时候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在面对这些不同酒庄的酒的时候,除了从“个人口味”出发,也应该尝试了解或想象酒庄对于自身作品的“美”的自持与期待都是什么。
曾经听过多人说过喝不明Biondi Santi、 Padelletti、Paradiso 、Baricci等等,这些酒庄经常被诟病“不知所云”。但是“云”到底有哪些方式与内容?一些人似乎已经将美紧握于自己手中,那还有余地抓住其他的东西?这种自我凌驾于一切对象客体之上的行为,丧失了初始平等的“期待”。如果对美都没有期待,又如何感受的到?
最后我想引用一段朋友的酒评:“再看1986 年Paradiso,起初是菌菇、酱油、矿物和甘草糖浆,香气轻柔不及Baricci有力且口感些许阴柔,但胜在通透,酸度也一如既往的漂亮;第二轮状态拉升,变得异常漂亮,香气在前轮的基础上爆发,红色水果、花香、菌菇皮毛、森林泥土气息层出不穷,口感也更自然均衡,虽力量不足但灵气十足,让人惊艳不已,不曾想这积弱的年份也能有如此不世出的美。
于是我不禁想,在当下社会生活久了,常常习惯甚至热衷于制定出一套标准去评价事物,这样做省时省力,符合标准便为好,不符合就是有所不足。可这世间之事岂是都能条陈缕析都能用理性评断的?就像有幅构图色彩光影笔法皆无可挑剔的画,可它就是不能打动你,因为它没有血肉和灵魂。酒,亦然。在我眼中,虽有许多符合标准的高分酒,却不如这瓶86 Paradiso的真性情。纵然他不完美有缺陷,但他却能给我的心灵震撼一击,因为从这瓶Paradiso,向外我发现了真实,向内我发现了深情。”(见:广州随意行 2018 #6:五周年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