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a-13 第 5 場 — Vintages 之三:Heave 的脊梁

Views: 17

生物動力曆法﹕2025 3 24 – 7 時開始為10 時轉爲

作者:Heave

抱青按:

Heave 這篇像一幅工筆畫,他寫了 9 支酒,連他自己是 10 支。他的筆像一把解剖用的刀子,非常銳利,讀到他的自畫像時我禁不住掉淚。哪吒大喊 “我命由己不由天”,他學 Biondi Santi 對自己低聲說 “別想軟化我的脊梁”。我想起電視劇《人世間》主題曲最後一句:我們像種子一樣,一生向陽!所有生命其實源於植物,因此我們的確與葡萄藤根脈相連。讓我們一起永遠向陽,隨四季枯榮依然迎風歌唱! Bravo, Heave!

Heave 投的票:5,3,8,1,4,7,6,2

酒單

Henry de Vaugency, Champagne des Ancetres (Disgorged 2024), 1970
Ruinart ‘R de Ruinart’ Brut Millesime 1992
1. Conterno Giacomo, Barolo Monfortino Riserva, 1943
2. Belin Jules, Musigny Grand Cru VV, 1949
3. Biondi S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 (recorked), 1955
4. Cappellano, Barolo, 1958
5. Giacosa Bruno, Barolo Riserva Speciale, 1964
6. Mascarello Giuseppe, Barolo Riserva, 1964
7. Gaja, Barbaresco Sori San Lorenzo, 1967
8. Giovannini-Moresco, Barbaresco, 1967
Bonus wine: Il Paradiso di Manfred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2003 (Magnum)

注意:酒的背景資料請參看: VIPa-13 第 5 場 — Vintages 之一:引子

1 Conterno Giacomo, Barolo Monfortino Riserva 1943

第一次喝這麼老年份的Monfortino!第一回合下杯的香氣已經覺得相當吸引,聞到了話梅的鹹甜味,草藥,樹林,泥土的複合香和隱約還有一些松煙墨香。入口是滿滿的話梅,同時候乾玫瑰花瓣緩緩浮現,單寧幾乎完全融合。感覺酸度略微有點不足,但瑕不掩瑜。席間Chris 說這瓶1943 應該還未完全打開,因爲還不夠花,這著實把我震驚了,因爲這可能是我喝i過最開放的一瓶Monfortino。相比起常見的黑洞,這瓶最少也算是打開了70%,可以讓我一窺Monfortino 的面貌。第二回合,多了一些胡椒,胡椒木的香味,入口也多了陳皮豆沙味道,但到了最後一口,藥草的味道變重了還帶有些苦橙皮的餘味。

2 Belin Jules, Musigny Grand Cru VV 1949

這瓶1949 的Musigny 的狀態非常好。它與現在很多Musigny 強調花感香不一樣,這一瓶香氣集中呈現的是果,以草莓,櫻桃為主,而花則是一點點。入口結構很工整,果味也很豐富但單寧則有點粗糙,不過話說回來,一瓶74歲的Pinot Noir 的單寧仍然如此有力量,也是很驚人的。第一杯的末段略顯渙散和變得有點水。到了第二回合,單寧變得柔順了,酸度也比之前強了,雖然仍然是果為主,也多了一些乾花和八角,陳皮的香料的氣息,整體複雜度也變高了。

 

3 Biondi Santi, Brunello di Montalcino Riserva (recorked), 1955

Biondi Santi 是我最喜歡的酒莊,而這瓶傳奇的1955年 Riserva年也是當晚我最期待的一款酒。估計是得益于recork 的原因,這瓶酒像凍齡了一樣,70 年過去,仍保持著驚人的活力, 可以説是當晚狀態最年輕的酒。第一回合下杯還是很緊閉,果味不多僅透出點點的李子,夾雜礦物,草叢的气味。入口是極高的酸度,強勁的單寧和龐大的結構,令人驚嘆它恢弘,記得老師曾經形容Biondi Santi 為「不與培塿為類」,實在是貼切。末段開始多的一些樹林氣息。第二回合浮現出橙皮,橄欖的風味,也多了一些莓果,入口明顯的礦物感和高酸度依然是它主軸,同時也像是在暗示它仍在進化中。這個晚上主題雖是老酒,但這瓶1955跟「老」完全不沾邊,更像是一個不朽的托斯卡納少年。

4 Cappellano, Barolo, 1958

第一回合撲鼻而來的是澎湃的乾花、鹹話梅,入口後酸度如梅汁般晶亮,單寧溶掉了,質地輕盈卻不失深度,仍然很有活力。第二回合竟然有一些加了薑絲的鎮江香醋的風味,非常可口,而且變得越發輕巧和優雅。雖然不是當晚最複雜的酒但是卻很耐人尋味,就如一幅水墨畫,它的留白處讓人意猶未盡。

 

5 Giacosa Bruno, Barolo Riserva Speciale, 1964

除了Biondi Santi Riserva 1955 以外,這瓶Giacosa 1964是我第二期待的酒。 第一回合香氣主要呈現乾花和胭脂香粉,香而不艷,整體不是「開放」的華麗,而是「收斂」的優雅,予人一種端莊大氣的獨特感覺,花香之後再透出絲絲檀木和煙絲氣息。入口的酸度似是一道光,穿透了酒體;單寧已融化成無形的骨架,明明存在卻似有還無。果,酸,單寧構成了極緻的平衡感,加上那似無還有的結構,讓人很震撼。第二回合酒變得更深邃,也浮現出松香和樹林氣息,但並不是那種突然的出現,而是給人一種「啊,原來你一直在這裡」的恍然。雖不敢妄言, 但我覺得這瓶1964應該是Barolo其中一個極致的表現。那一刻有很多情感想表達但最終還是吞回肚子裏,我們可以拆解它香氣和味覺元素,卻無法解釋為何喝完後,會突然想起某些人和事。予欲無言,無以名狀,唯有用心感受。

6 Mascarello Giuseppe, Barolo Riserva, 1964

這瓶1964 Riseva 跟我印象中的Giuseppe Mascarello 不一樣, 它是極盡華麗,展現了很熟很熟的果,似是熟透的櫻桃配上Balsamic vinegar,夾雜著新鮮的玫瑰香,香氣甚是妖豔,入口是酸甜的果和點點礦物,酸度和丹寧也表現得非常好,但整體我覺得有點過於豔麗,我還是比較喜歡優雅的Mascarello。但到了第二回合,之前濃重的果減少了,同時那份妖豔感也變得收斂很多,結構比之前變大和莊重了,這個突然的轉折讓人細味,從熱情奔放變得穩重端莊,這瓶61歲的老酒似乎還有説不完的故事。

 

7 Gaja, Barbaresco Sori San Lorenzo, 1967

我不是Gaja 的粉絲,一直對於他們的桶味有點抗拒。但這瓶San Lorenzo, 1967又給我看到不一樣的Gaja。Gaja 是從1967年開始釀製單一園的,那是 Angelo Gaja 還沒有參加工作之前,當時他們還是用傳統辦法造酒,所以呈現出改革前的原始風貌。第一回合表現得很泥土,很厚重,礦物感很強,果香反而偏弱。入口很乾,單寧非常强勁充滿顆粒感,風味以鹹礦物主導,果味退居幕後。 到了第二回合在重重泥灰和礦物中竟然迸發草本與酸櫻桃的風味,杯中酒也像廢墟中突然開出野花。整體竟然比第一回合新鮮很多,也像其他幾瓶酒一樣變年輕了。噢,這是曾經如此美好的Gaia!

8 Giovannini-Moresco, Barbaresco, 1967

這是當晚Vito 最期待的酒,他在我旁邊念叨了好幾次。 明亮的寶石色乾淨通透。香氣紛陳,酸櫻桃,李子,乾花瓣,複合香料還夾帶著似是酒釀桂花的香甜感。杯裡的酒很香很香,著實有一點夢幻。入口那活潑的酸度和悠長的餘韻令人回味,整瓶酒的完成度非常高,是已經發展到極致的Nebbiolo,這瓶1967 可以說是完美綻放。到第二回合,杯中仍然有很多酸櫻桃作為主導,輕巧的果,綻放的花。結構並不是大氣磅礡而是細水流長,兩回合的變化並不大,或者説它已臻至化境,變與不變已經不重要了。

 

Bonus wine: Il Paradiso di Manfredi (Magnum) 2003

這瓶天堂2003原是老師為怕這晚的老酒們或許會有抱恙而準備來進行補位的。但老酒不老,這瓶小年輕就變了純純的獎勵酒。這酒完完全全顛覆了我對2003 熱年的印象,很難想像在如此酷熱的年份,酒還能夠這麼輕盈,乾淨。而且酸度非常突出,令人聯想起Biondi Santi但又更親切和平易近人,剛熟的紅桃,爽口的李子和多汁的西梅,甜而不膩。為這個難忘的晚上完美收官。

【抱青按:除了 Heave,就只有小強寫過天堂 2003 帶來的安全感:

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是天堂的味道,就是這熟悉的味道帶來一股十分安全感覺。就像人離開了平靜的港口,經歷了大海的風風雨雨又回到一個平淡舒適的地方。一開始帶著一點點花香,礦物,白色的小花,白木,優雅結構十足。等了一會,果香甜,酒體飽滿有力度,收尾帶著礦物變化十足。

 

後記

這個晚上我的最終排名是 5 3 8 1 4 7 6 2。但正如老師所言,其實每一支酒放在恰當的酒單中皆可以成為第一。這場以老酒為題的聚會,卻意外成為一場不老的見證,老酒不老,反而各自併發出生命力,平均年齡逾60歲的酒液,大多喝起來卻像8、90年代,不說朝氣勃發,也可以說是活力無限。尤其是那瓶Biondi Santi Riserva 1955的少年氣讓我為之動容,它像是個不願意向歲月低頭的靈魂,在杯中低語:「我可以沒有果香,但別想軟化我的脊梁」。

這晚上我幾乎是逃出來的,逃離辦公室,逃離工作的繁瑣,逃離生活的各種無奈。生活磨平了我們的稜角,抹掉了少年心性。活著就必定有難處讓我們低頭,心境也會隨之變得「老去」,但這晚上喝的老酒告訴我,原來這種「老去」或許不是必然,而是我們選擇對世界的妥協。而老師也是看出了我們的難處,所以教我們在日頭不如意時可暫作行屍,晚上當回有溫度的人,這應該就是在妥協中學會不妥協。我們或許難以如那瓶1955一樣頑強,但至少要心懷赤子,學習泰戈爾所言:「世界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赤子之心從來不是無知的天真,而是明知現實殘酷,依然選擇以初見的目光看待世界。這一次老酒聚會讓我明白,外在的刻痕或許無法避免,但心靈的狀態永遠可以自己決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